王圭
【诗句解释】: 1. 烈士思酬国士知:烈士,指有志气、有抱负的人;酬,报答;国士,国家的人才。 2. 云霄羽翼政相期:云霄,比喻高远的天空;羽翼,比喻飞翔的翅膀;政,治理;相期,相互期待。 3. 人言雅望台中妙:雅望,高雅的期望;台掾,朝廷中的小官。 4. 我识壮怀天下奇:我,我这个人;壮怀,豪迈的胸怀;天下奇,天下的英才。 5. 自是英才为世用:自是,自然如此;英才,有才能的人;为世用
莫京甫知事有台掾之辟赋诗识别二首 其二 兰生空谷混荆榛,不碍幽香到处闻。 幕府才流推谢掾,宣州宾客忆崔群。 清怀叠阵三秋月,行橐双溪一片云。 白发书生何以报,惭君出力卫斯文。 注释:兰生空谷(兰花生长在山谷间,与荆棘混在一起),不碍幽香到处闻。(虽然兰花生长在山谷间,但它的香味却能传遍四方) 幕府才流(指幕府中的人才被提拔):推谢掾(推荐谢掾,即推荐谢薚)。 宣州宾客忆崔群(在宣州时
以下是对《四并亭》一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读:蹛林初跃玉羁旋,已觉芳菲近日边。这句描绘了诗人在初春时节,骑马穿越树林时,发现远处已经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2. 译文对照:诗句中的“蹛林”指树林,“玉羁”是马笼头,象征着诗人的坐骑。“已觉芳菲近日边”表示诗人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而这种感受是从近处的树林开始的。 3. 关键词注释:蹛(shèn) - 指树木密集的地方,这里特指树林
诗句解释 第一句:闻道北窗开绘境,偶来归思满沧洲。 - 闻道: 听到消息或传闻。 - 北窗开绘境: 形容北窗打开后,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画中世界。 - 沧洲: 指宽广的水面,常用以比喻广阔的空间或心境。 - 归思: 回家的念头或思绪。 - 沧洲”与“归思”结合,描绘了诗人因看到北方的美景而心生归乡之情。 第二句:卷帘宿鸟惊初旭,隔浦疏林似旧秋。 - 卷帘: 拉开窗帘的动作。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冀馆春夕见月》。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甚宠无如使牡行,曾同万里听秋声。” 注释:非常宠爱没有比得上让公马去奔跑的,曾经一同行走在万里之外,聆听着秋天的声音。 赏析:这里描述了一种豪迈的情感,通过赞美公马的勇敢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的向往。 2. “黄金台下嘶宛马,木叶山前度汉旌。” 注释:在黄金般的台子下嘶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以下是对每句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新亭:指的是位于今天的南京市的古迹——新亭子。新亭子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为纪念赤壁之战的胜利而建立的。 2. 独上新亭怨不胜:独自登上新亭,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怨恨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 3. 荒城摇落暮烟凝:荒芜的城池在黄昏时分被烟雾笼罩,显得更加凄凉。 4. 翠筠无限悲湘水:用翠竹比喻自己,感叹湘江之水承载着自己的悲伤
涿州 涿州亭下柳依依,谁折长条送客归。 晓月未消燕戍酒,春云初拂汉台衣。 玉堂社燕宜先入,沙碛晴鸿己半飞。 回首青山欲千里,行人犹自马騑騑。 注释: 涿州: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依依:形容柳枝柔弱而美丽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柳树的枝条随风摇曳。 谁折长条送客归:谁(指谁在折柳条),长条(指柳枝),送客归(指送行的人)。这里的“送客”可能是指诗人离开涿州时的情景。 晓月未消燕戍酒
正月五日与馆伴耶律防夜燕永寿给事不赴留别 万里来持聘玉通,今宵宾燕为谁同。 铙歌自醉天山北,汉节先随斗柄东。 半夜腾装吹朔雪,平明跃马向春风。 使车少别无多恋,只隔燕南一信中。 注释: - 万里来持聘玉通:指从万里之外前来持聘礼的人(使者)。玉通,即聘礼,古时男女结亲,男方送聘礼给女方,称为“执玉”,故称“持聘”。 - 今宵宾燕为谁同:今夜的宴会是为了谁而设?宾燕,指宴席,宾,宾客;燕,娱乐。
诗句注释: - 一住仙祠绝世尘:住在仙祠中,与世隔绝,超凡脱俗。 - 庭前种玉已嶙峋:庭院前种植的玉石已经变得崎岖不平。 - 朝昏龙虎常听法:无论早或晚,都听闻佛法的声音。 - 左右琼瑶自逼人:左右环绕的是珍贵的珠宝,它们自然地吸引人。 - 翠凤有时翻瑞影:翠凤凰偶尔展翅,留下祥瑞的影子。 - 银蟾通夕堕清津:银蟾蜍整夜坠落在清澈的小溪边。 译文: - 一住仙祠绝世尘:我住在仙祠之中,远离世俗
诗句释义 1 文书满眼纷纷里:描述了一个充满文书的繁忙场景,"文书满眼"指的是眼前堆满了各种文件和书信,"纷纷里"则形容这些文书数量众多、繁杂。 2. 忽觉沧波起荻洲:忽然之间,如同沧海中的波涛突然涌动,"沧波"指大海的波涛,"荻洲"是长有芦苇的浅滩,这里用来形容一种突然的激动或是变化的感觉。 3. 红日不知华省暮:太阳似乎不知道朝廷的官员已经下班了,依然高挂在天空中,"红日"指的是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