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伦
【注释】: 观稼二首 其二: 山城秋过雨,千里净埃尘。 场圃登禾黍,神祠荐藻苹。 催科今到骨,饿莩久垂津。 见说阳城守,年来泽被民。 赏析: 《观稼二首》,选自《全唐诗》卷八百六十六。这是唐代诗人元结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共四首,是诗人对农民生活状况的同情和对农民疾苦的关切的写照。 第一首:“山城秋过雨,千里净埃尘。” “秋”点明季节,“过”字说明时间,“山城”表明地点。“雨”字是起兴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及赏析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读懂全诗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提示来分析诗歌的情感,最后对诗歌进行赏析。“顾野泉夜话”是这首诗的标题,点明了这首诗的内容,即写诗人与友人夜谈时的情景。首联写诗人在朋友来访后的喜悦之情。颔联写诗人感慨时光飞逝,两人已经相识二十年了。颈联写诗人与朋友夜谈时所见所闻。尾联写诗人希望友人能从自己这幽静的胜地中获得一些乐趣。 【答案】
对雨 衙散忽风雨,琴樽独坐时。 湿滋墙蔓长,寒指槛□□。 野菌和云摘,台兰趁晚移。 四郊沾洒遍,春意满耕犁。 注释: 衙散:衙署散闲之时。 忽:突然,忽然。 琴樽:指琴与酒杯。 湿滋:湿润滋润。 墙蔓:墙边的藤蔓。 寒指:冷冽的手指。 槛□□:栏杆旁的花草。 野菌:山野中的蘑菇。 云摘:如云朵般采摘。 台兰:兰花。 晚移:傍晚时分移开。 四郊:四周的田野。 沾洒:被雨水打湿。 春意:春天的气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时,需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首先理解把握全诗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点鉴赏即可。 “系缆临东郡,高楼俯碧浔”的意思是:系上船缆,来到这束郡的东面,登高望远,俯瞰碧水长流,这是写诗人来到束郡后的情景。“系缆”指系好船缆准备停泊,“临”是来到之意,“东郡”,即束郡,这里指束县,今山东德州一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之一。以下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1. 牛首城南路,听鸡试晓行。 牛首山位于今南京市南郊,这里地势险峻,道路崎岖不平。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李白就沿着山路开始了一天的旅行。他听着鸡鸣声,一路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开始了新的一天。 2. 露沾乌帽重,岚透紫罗轻。 清晨的露珠沾在黑色的帽子上,使得帽檐显得沉重;而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二月廿九日雨 - 描述的是具体日期为农历二月二十九日的降雨情况。 2. 朝来雨不止,薄暮晃新晴 - 早晨开始下个不停的雨,到了傍晚才逐渐停歇,天空重新变得晴朗。 3. 万壑泉争赴,千峰云乱行 - 描述了雨后山间溪流奔涌的景象,云雾缭绕山峰之间,如同在移动一般。 4. 鸟擎林叶重,鸭泛水花轻 - 鸟类在湿漉漉的林叶间飞翔显得沉重,而鸭子在水中游玩时溅起的水花轻盈飘散。 5
宿大通港 夜泊大通港,迢迢数驿程。 江流山欲动,潮长月初生。 乱碛飞鸿影,虚檐警柝声。 此时双阙下,儿女话灯明。 【注释】 1. 宿大通港:在今河南省信阳市境内,是古代通往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夜晚经过此地时的情景。 2. 迢迢数驿程:形容距离遥远,路程漫长。驿程,指驿站之间的距离。 3. 江流山欲动:形容江水流动的声音与山石的震动相互呼应,给人一种仿佛山石在移动的感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传报高轩过,开窗小设筵。 - "传报":传达消息或告知。 - "高轩":指高大的车轩,通常用来指代高贵的人或物。 - "小设筵":设置小宴席。 注释:有人来报,有一位地位高贵的人驾车来访,我打开窗户准备迎接客人并设下小宴。 2. 寒林喧鸟雀,沙竹淡风烟。 - "寒林":寒冷的树林。 - "喧鸟雀":喧闹的鸟儿。 - "沙竹"
崇武驿候水 崇武堤边的柳树,停船在驿站的亭子前。 月色高照沙岸,浪花洁白如雪;月光下石痕清晰可见,青翠欲滴。 独自站在夜风中,听着漏水声;水草随波逐流,漂浮在水面上。 满溪春水上涨,涨势汹涌澎湃,水声轰鸣;篷布下细雨密布,如同夜色中的幽灵。 译文: 崇武堤边的柳树,我停船在驿站的亭子前。 月色高照沙岸,浪花洁白如雪;月光下石痕清晰可见,青翠欲滴。 独自站在夜风中,听着漏水声;水草随波逐流
安德驿路与边华泉别 捧檄留都去,江山总旧游。 薇花今共省,竹叶暂分舟。 注释:捧着委任的文书离开京城(指长安),在江山间重温旧日的游乐。如今与薇花同在一处(指安德县),暂时与竹叶作伴划船而行。 罢奕银缸浅,吟诗碧汉流。 注释:结束游戏后,银质的灯台(比喻酒杯)已饮得浅薄;挥笔吟诗,思绪如碧汉(银河)般流淌。 后来安德水,当是别离洲。 注释:将来我回到安德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