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秋过雨,千里净埃尘。
场圃登禾黍,神祠荐藻蘋。
催科今到骨,饿莩久垂津。
见说阳城守,年来泽被民。
【注释】:
观稼二首 其二:
山城秋过雨,千里净埃尘。
场圃登禾黍,神祠荐藻苹。
催科今到骨,饿莩久垂津。
见说阳城守,年来泽被民。
赏析:
《观稼二首》,选自《全唐诗》卷八百六十六。这是唐代诗人元结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共四首,是诗人对农民生活状况的同情和对农民疾苦的关切的写照。
第一首:“山城秋过雨,千里净埃尘。”
“秋”点明季节,“过”字说明时间,“山城”表明地点。“雨”字是起兴,“千里”说明面积广大。
“净埃尘”——“埃尘”指灰尘、尘土,“净”字表明雨后空气清新。
“净埃尘”是描写景色,为下文“劝农”作铺垫。
第二首:“场圃登禾黍,神祠荐藻苹。”
“场圃”指田间地头,“登”字表明收割。“神祠”指土地庙,“藻苹”指水草、浮萍之类。
“神祠荐藻苹”——“荐”字表明献祭的意思,这里指祭祀土地神。“藻苹”是比喻,意思是水草、浮萍之类的植物。
这两句是写农民丰收的情景。“神祠”是农民祈求丰收的地方,所以农民在收获的时候要举行祭祀活动,向土地神献上水草之类的植物作为供品。这两句诗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神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也表现了他们对丰收的喜悦和自豪感。
第三首:“催科今到骨,饿莩久垂津。”
“催科”指催税、催收田赋等差役。“科”是赋税,“催科”即催促缴纳赋税。“今”字表明时间紧迫,“到骨”是指赋税征收到了极点,“饿莩”指饿死的人,“垂津”指流落街头乞讨。
“见说阳城守,年来泽被民。”
“见说”指听说,“阳城”指地名,可能是一个县的名称。“泽被”指恩泽遍及,“民”指百姓。
这两句诗是写地方官政绩卓著,使农民得到了恩惠。“泽被民”是指恩泽普及于百姓身上。这句诗既赞美了地方官员的政绩,又表达了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农民丰收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关切和对农民的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