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故乡至,秋到忽东归。
晓漏催征马,凉飙透客衣。
分离欢未洽,登览兴多违。
锁钥西关寄,虚瞻皂盖飞。

【注释】

送叶判府尚原东还二首其一:

“亲朋故乡至,秋到忽东归。” 亲朋,指同乡或熟人。故乡,指家乡。秋到,秋天到来。忽,突然。东归,指叶判官回东边的故乡。

“晓漏催征马,凉飙透客衣。” 晓漏:即夜漏,古代以铜壶滴漏计时。催:催促。征马:出征时所乘的马。凉飙:秋风。透:穿过。

“分离欢未洽,登览兴多违。” 分离欢,指分别时的欢愉。洽:愉快。登览:游览、眺望。兴:兴致。

“锁钥西关寄,虚瞻皂盖飞。” 西关,指京城长安。锁钥:比喻掌握关键的人或事物。关:关口。寄,寄寓。虚:空,徒然。

【赏析】

《送叶判官东归》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组诗作品,共两首。此为其第一首。

这首诗是写友人叶某即将离开长安,回到故乡东去,作者在临行之际赠给他的一首饯别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他的美好祝愿与期望。

诗的开头两句:“亲朋故乡至,秋到忽东归。”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叶某即将离开京城、返回故乡的感慨和欣慰。亲朋,指的是亲朋好友;故乡,则是指他的家乡。这句中的“秋到”和“忽”,都表现出了秋天来临和季节变迁的迅速。而“东归”则意味着叶某将离开首都长安,回到自己的故乡。这种离别的情景常常让人感到伤感和不舍。然而,在王勃的笔下,这种离别却显得如此自然和顺理成章。他似乎已经预见到了这次离别,并对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安排。

接下来的两句:“晓漏催征马,凉飙透客衣。”这两句描绘了叶某离别时的情境。晓漏,即夜晚的钟声,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日出的到来。征马,则是指出征时所骑的马。这句中的“凉飙”则是指凉爽的风。透过衣物,可以感受到凉风的清凉和舒适。这里的“透”字,则强调了凉风穿透衣物的感觉和效果。这两句通过对叶某离别时的景物进行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宁静的氛围。这种氛围与前面的离别情绪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整首诗的背景和基调。

接下来的两句:“分离欢未洽,登览兴多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叶某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欢未洽,表示离别时的欢乐尚未完全消散。登览兴多违,则是指在登高望远时兴致大减。这里的“登览”可以理解为游览、观赏等行为,而“兴多违”则是指兴致大减的意思。这两句通过对叶某离别时的心境进行描述,进一步突出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内心矛盾。这种情感和心境的描绘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艺术魅力。

最后两句:“锁钥西关寄,虚瞻皂盖飞。”这是对叶某即将离开京城、回到故乡的描述。锁钥,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掌管或控制的意思。西关,则是指京城长安的西面关口。这里代指京城长安。皂盖,古代官吏的车盖多为黑色,这里借指官吏的身份和地位。这两句通过对叶某离开京城、回到故乡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他对叶某离别的不舍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叶某离别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叶某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他的祝福和期望。同时,这首诗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王勃卓越的诗歌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