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巳二月,寒色带萧森。
夜雨太无赖,春风转不禁。
驿船千里梦,客路五更心。
迢递长江隔,云天雁字沈。

【注释】

杨州:地名,在今江苏扬州一带。

巳二月:已时(十二时辰中的第一个时辰)。

寒色带萧森:寒气逼人,草木萧瑟。

太无赖:非常顽皮,不让人。

禁:经受不住。

驿船:驿站中的船只,供人中途休息或过夜用。

迢递:辽远遥远。

云天雁字沈(yīn):形容江上雾气弥漫,大雁排成的队形仿佛是书信的字迹。沈,同“沉”,指大雁的排列。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人于旅途中偶遇寒雨,触景生情,即兴咏叹,以抒发羁旅之愁。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幽美清远、含蓄蕴藉。诗的前两句写扬州二月的天气和景色;后两句写自己因旅途劳顿而感到的孤寂之情。

首联:“扬州已二月,寒色带萧森。”此二句为第一联,写扬州二月的天气和景色。

扬州是江南名城,春暖花开,气候宜人,可是作者却偏偏在二月里来到此地,这本身就令人费解。既然来了,那又何必在意这季节呢?其实,作者之所以来扬州,并非为了赏花游春,而是想借扬州这个地方与友人相会,共叙阔别之情。所以,他一到扬州就急切地打听友人的消息。可当他听说友人已于去年秋天离开扬州去京城应试时,便失望地叹息道:唉,扬州已是二月了!这里,既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又暗示了自己身在扬州而心在远方的孤寂心情。

颔联:“夜雨太无赖,春风转不禁。”此二句为第二联,写夜雨对行人的影响以及春天风雨的无常。

“夜雨”、“春风”,这两个看似平常的意象,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夜雨无情地打湿了行人的衣服,使人感到寒冷;而春风却又使人感到温暖,似乎在劝慰着行人不要过于伤感。然而,对于远在他乡的人来说,这两种天气都显得那么陌生而又难以捉摸。尤其是夜雨,它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让人措不及防。因此,这里的“夜雨”实际上是指代作者自己的心境。至于“春风”,则更是隐喻了作者内心的某种情感。它既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脸庞,让你感到舒适和温暖;又似爱人的目光温柔地注视着你,让你陶醉其中无法自拔。然而,这种情感却又如此短暂和脆弱,稍纵即逝。于是,当春风突然变得猛烈起来时,那种感觉就像是被风吹散了一般,让人感到一阵莫名的失落和空虚。

颈联:“驿船千里梦,客路五更心。”此二句为第三联,写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驿船”、“五更”这两个意象,都与旅途有关。在这里,它们似乎成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载体。驿船上的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心中仍然装着一份牵挂和期待;而五更时分,则更加凸显出这份孤独和无助。因为在这个时候,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无法找到慰藉心灵的港湾。所以,诗人只能借助梦境来暂时逃避现实的残酷现实。然而,这种梦境又是如此短暂和虚幻,一旦醒来就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因此,当晨曦初露,曙光照亮大地时,诗人又开始重新踏上漫漫的旅程。

尾联:“迢递长江隔,云天雁字沈。”此二句为第四联,写江上雾气的弥漫和大雁南飞的景象。

“迢递”、“云天”这两个词语,都与江水相关。在这里,它们似乎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条蜿蜒曲折的江流横亘在眼前,云雾缭绕其中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远处的天际线模糊不清,仿佛是一个神秘的世界等待着探索者的到来。而那些成群结队的大雁则在空中翱翔着,它们时而聚在一起时而分散开去好像正在传递着某种信息或信号。然而,这些信息或信号究竟是什么却不得而知。或许它们只是简单地表达着自己的存在或者自由自在地享受着飞翔的乐趣吧!

这首诗通过对扬州二月天气和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夜雨、春风等自然现象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机会去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