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南跃马,万里岭云长。
三月离京国,中途是故乡。
龙光金节重,剑气铁衣凉。
圣主绥柔意,蛮烟草树荒。
诗句释义
- 锦衣南跃马,万里岭云长。
- 解释: 描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徐锦衣骑着马匹,在南方的山路上奔跑。“万里”强调了路途的遥远与壮阔,“岭云长”则形容山间的云雾缭绕,增添了旅途的神秘感。
- 三月离京国,中途是故乡。
- 解释: 诗人从京都出发,到中途时感到回到了故乡。这种情感的转变可能源于对故乡深厚的感情或是对京都生活的不舍。
- 龙光金节重,剑气铁衣凉。
- 解释: “龙光”可能是指某种象征权力或者尊贵的物品(如玉玺),而“金节”通常指代朝廷官员的身份标志或荣誉的象征。这里可能是说徐锦衣手持的金节显得庄重且有分量。“剑气铁衣凉”描绘了徐锦衣身着铁甲、手持利剑的形象,给人一种英勇无畏的感觉。
- 圣主绥柔意,蛮烟草树荒。
- 解释: 这里的“圣主”指的是仁慈的皇帝,他的统治让国家和平繁荣。“绥柔意”表明皇帝的仁慈政策,使得边境地区的草木繁盛,环境变得荒芜。这可能是对某次军事行动后的描述,显示战争带来的影响以及和平的重要性。
译文
锦衣南跃马,远望万里岭云长。
春去京师行,半路似归故乡情。
金节映朝阳,剑气冷风凉。
皇帝仁泽广,边疆草木皆荒荒。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徐锦衣及其所处环境的深刻理解。首句以锦衣和马作为开篇,营造了一种气势宏大的景象;接着通过对比京城与故乡的情感转变,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中的“龙光”和“剑气”,不仅象征着徐锦衣的地位和气质,也反映了他在战场上的威武形象。最后一句“皇帝仁泽广”,更是点明了和平的重要性,以及战争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影响。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展现了人物的形象,又传达了深刻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