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荣宝
【注释】 (1)出都:从京都出来。兼旬:十天左右。北书:指从北方寄来的书信。 (2)燕树:即《燕昭王求士》中的“燕昭王筑宫而求贤人”,比喻朝廷重臣。回看:回顾。夕照横:夕阳西下,余晖斜射。 (3)足心惊:书信传到后,自己心惊肉跳。 (4)一时:不久。卿相:古代高级官员的统称。这里指当朝的文武大臣。能明鬼:有胆识和智慧。 (5)几辈:几代。师儒:古代学者。竞议兵:竞相谈论战事。 (6)幽梦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柏台秋气夜凝霜,白首同归事可伤。 - 注释: 柏台:古代的官署,这里指代朝廷。秋气:秋天的气息,通常与肃杀、凄凉相关。夜凝霜:夜里结霜,形容天气寒冷。 - 译文: 在秋日的夜晚,柏台的寒气凝结成霜,我白发苍苍,与君王一起归来,心中充满了伤感。 2. 黄犬旧游迷上蔡,碧鸡霸业黯陈仓。 - 注释: 黄犬:黄色的狗。旧游:过去的游乐。上蔡:古地名,位于今天的中国河南省。碧鸡
【注释】 1. 觚棱:古代宫殿屋脊的椽子,形似棱角。回首:回头顾盼。日西曛(xūn):太阳快要落山时的颜色,这里用来形容天色已晚。 2. 哀痛天书不忍闻:指皇帝因灾情而哀痛,不忍心听大臣们进言。 3. 自是桐宫甘罪己:自己承认错误并自责,就像当年周代的太史伯阳父一样。桐宫:传说中周武王灭商后,太师、太傅、太保等三公曾到桐宫去避祸。罪己:自责反省。 4. 何曾丹穴苦熏君:意思是说
【诗词原文】: 秋怨(己亥) 玉树曾看清露滋,丹梯无奈夕阳迟。 萱肥未是忘忧草,柳弱难为续命丝。 沧海有鲛长递泪,阆风无鹤与通辞。 年年惯谱秋琴怨,又到螀啼雁唳时。 【诗词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首句“玉树曾看清露滋”描述了秋天的景色,明亮的月光下,树梢上的露水显得格外清晰。第二句“丹梯无奈夕阳迟”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扬州(庚子) 暮雨沧江鼓枻来,高秋欲访斗鸡台。 吹箫不见珠帘卷,叠鼓如闻锦缆回。 幕府千年南渡恨,盐船一夕北风哀。 挑灯试读芜城赋,敢道参军枉费才。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1. 暮雨沧江鼓枻来 - 傍晚的大雨在江中激起波澜,词人驾驶小船归来。“沧江”暗示了江水波涛汹涌,“鼓枻”则表现了划船时的节奏和节奏感。 2. 高秋欲访斗鸡台 - 秋天即将来临,词人打算去访问斗鸡台。“高秋”指秋季
枇杷和张鸿户部(己亥)怅望西园别思深,婆娑几树正垂金。 筠笼撷露迟樱送,玉碗调冰先李沈。 漫以时珍夸夏首,曾从晚翠见冬心。 异名傥解徵庐橘,惭愧无才赋上林。 注释: 怅望:惆怅地眺望。西园:指作者所在的园林。别思深:思念之情深切。婆娑:形容树木枝叶繁茂的样子。几树:几棵。正:正是。垂金:挂满金色的果实。筠笼:竹编的笼子。撷:采摘。露:露水。迟:缓慢。樱送:樱桃成熟时被采摘出来送到别人手里。玉碗
乡国惊心万象春,中原北望雪摧轮。 岂闻墨翟能存宋,会见辛垣欲帝秦。 宣室未忘前席对,沧江空望属车尘。 国家成败谁能料,已有天书誓卧薪。 注释:春天的景象令诗人感到惊讶,中原地区北望时看到雪花覆盖的道路。我听说墨翟曾成功保存了宋朝,现在想要建立秦国。在宣室内没有忘记之前的对话,只能空望着来自属地的尘土。国家的成败难以预料,我已经发誓要像卧薪尝胆那样勤奋努力。 赏析:
多景楼(庚子) 小集江楼酒半醺,凭阑试瞩海门云。 一川龙气凝寒雨,万壑松声淡夕曛。 汉上烽烟劳怅望,秦中旌旆断知闻。 吾曹流涕真何补,谁使神州此泯棼。 注释: 1.多景楼:位于扬州城西,是欣赏风景的好地方。庚子年即1920年,此时正值大革命的失败,作者心情郁闷,故作此行。 2.小集:聚集。 3.江楼:在江苏扬州,是观赏美景的地方。 4.酒半醺:形容饮酒至微醉。 5.凭阑:靠着栏杆。 6.海门
碧海轻桡去若萍,石桥回首浪冥冥。 碧海轻快地划船而去,像浮萍一样无拘无束; 回头望去,石桥下的海浪浩渺无边。 在苍凉落日的余晖中,紫色的波浪似乎更加幽深; 咫尺之外的神山忽隐忽现,如同青翠的山峰。 托月的嫦娥能够长生不死,而隔着河水的灵犀仿佛也永远清醒。 在瑶台之上自弹云和管,又怎会懂得人间掩泪倾听?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乘船游览海上景色时的感受。首联描绘了一幅波涛汹涌、浩渺无垠的画面
长崎 其二 (辛丑) 星洲数点现冥蒙,喜见仙楼处处同。 遗舄已无朱舜水,残碑尚有郑成功。 于今一水真衣带,请为群贤赋角弓。 回首天西日没处,沧波犹作万麟红。 注释: 1. 星洲:指日本。星洲,也作“星岛”。 2. 冥蒙:昏暗的样子。 3. 仙楼:指日本建筑,也比喻理想境界。 4. 朱舜水:朱之瑜,字元瑜、舜水,号舜水学道人,浙江绍兴人,明末东渡日本学者,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诗人,与陈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