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濂
【注释】 两湖:指湖北,湖南。 讲舍:古代学校,这里指书院。 肖鞠大令:指宋代的文豪苏轼(字子瞻)。 江上:指长江边。 龙尾:指龙尾洲,在今湖北武昌南岸,有“名士”之称,这里代指苏轼。 陈仲举:东汉末年著名儒者,字长文,汝南西平(今河南舞阳)人,曾任荆州刺史、司徒等职。 屈灵均:屈原的别称,战国时楚国诗人。 当年:指作者当年与苏子瞻的交情,即《次韵子瞻送腊梅》诗“当年曾共话论文”。 【赏析】
【注释】 金溎生:金履祥,字仁山,号东谷。南宋末年著名理学家、文学家、诗人。转携词:转赠的诗歌。过访:拜访。即送其重游粤东:饯别他重游广东。重游:再度游览。粤东:指广东(古称)。其二:第二首。郭门:城门外。唱到留公意惘然:诗中“唱”,是说船夫唱歌,“留公”即留公祠,是纪念南宋名臣张世杰的祠堂,在广东潮州西湖之西。“唱到”是说船行至留公祠时停下来唱歌。“留公意惘然”是指船夫唱完歌后
【解析】 1.“穷巷经时绝过存”:意思是说,自从他辞官归隐以来,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到过这个穷巷了。“经时”:经过很长时间。“绝过”,指很久没有到过。“存”:存在。 2.“忽闻剥啄到柴门”:突然听到敲门的声音,就开门一看,原来是老朋友来访。“剥啄”:敲门声。“柴门”:用树枝、竹枝编成的简陋门。 3.“袖中白雪新词卷”:诗人从袖中取出了一卷新的诗稿。这里用“白雪”比喻诗歌,说明诗人对诗歌的珍爱程度。
【诗句注释】 乾坤:天地。 寄闲身:寄情于山水之间,超脱尘世的烦恼。 忽忽:匆匆。 尚喜:尚且喜欢/尚且珍惜。 烟霞:山间云雾和彩霞。 老病:年老体弱。 名氏:名字、姓氏。 春回草木犹黄瘦:春天到来时,草木依然枯黄消瘦。 家有琴书未赤贫:家中有琴书(指文房四宝中的琴、棋、书、画),但并不富裕。 且与尔曹谋一醉:暂且与你们一起畅饮一番。 尔曹:你们。 玉梅花下度生辰:在玉梅花盛开的季节过生日。
诗句释义 首句:“将回江南留别武昌诸故人” - 翻译:我即将回江南,在这里告别武昌的老朋友。 次句:“杜诗韩笔彭阳檄,少日词场偶得名” - 翻译:杜甫的诗和韩愈的文章,彭阳(地名)的檄文,年轻时在文坛上偶然获得名声。 第三句:“抱璞犹为知己重,碎琴自悔进身轻” - 翻译:我虽然抱着一块美玉,但仍然被知己所看重;但我打碎了心爱的琴,却后悔自己追求名利太过于轻浮。 第四句
秦淮题壁 又到秦淮按竹枝,人间烟月此何时。 本无科第容风汉,那有心情对雪儿。 六代关河征骑急,三韩烽火羽书迟。 绿沈零落身俱废,莫向颓波照鬓丝。 【注释】 1. 秦淮:指秦淮河,古代著名的河流,也是南京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2. 竹枝:一种民间曲调,常用于吟唱,表达情感。 3. 科第:科举考试中取得的功名。 4. 风汉:指汉代的风采,这里借指才华横溢。 5. 雪儿:可能是指与诗人共赏雪景的人或物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喜不谢钟英,孝廉记否黄垆把酒时,湘帘银烛夜题诗。 偶然韩孟生同世,近者孙洪亦可师。 话旧忽成千古恨,论交应悔十年迟。 著书共抱名山志,愧我谈经鬓已丝。 注释: 喜不谢钟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无法用钟英(一种古代乐器)来表达。 记否:记得吗? 黄垆:指汉高祖刘邦在沛县丰邑南郊的黄土冈上设祭坛的地方。 把酒:指饮酒。 湘帘:湘江边的帘子。 银烛:银色的蜡烛。 题诗:在纸上作诗。
【注释】 羽檄:紧急征调军队的文书。刘越石:指东晋大将刘琨,因曾作《赠卢谌诗》而著名,故称。杜樊川:指唐代诗人杜牧。杜牧曾作有《阿房宫赋》、《过华清宫绝句》等名篇。 【译文】 急如飞的军书在万里长空中传扬,风霜路上征召令旗滞留不前。 天寒地冻,倦鹤欲飞却难返程,江上归鸿还在遥远的地方。 乱世之中已感同刘越石一样悲伤,谈论兵事谁能识杜樊川的深意? 家国忧心何其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诗句解释: 1. 怀璞斋清江幕府:指的是诗人在清江幕府中,怀抱着璞玉般的才华。 2. 五十劳劳尚远征,可能揽辔竟澄清:诗人已经五十岁了,仍然要远赴边疆征战,希望有一天能够平定战乱,让国家恢复安宁。 3. 高歌未免悲诸将,长揖何妨狎老兵:虽然诗人高歌猛进,但难免心中充满悲壮之情;虽然可以和老兵长揖致意,但也可以和他们打成一片。 4.
德清俞阶青,孝廉以新词见贻;率答一首 坠欢如雨梦如烟,怕读黄门悼逝篇。(《旧唐书.元稹传》:稹为监察御史,有善政闻,上欲召之,而中官董君超者忌其有功于己也。或言:'元稹所撰《吊白居易诗》,实伤元微之,非独伤己也。'上乃止。)倚柱沉吟徒自怨,登山痛哭更谁怜。(《旧唐书.元稹传》:稹为监察御史,与同院李绅不相能,出为同州刺史。既至州,会疾作,遂弃官,移病去。) 功名岂艳金闺籍,身世同悲锦瑟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