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檄仓皇万里传,风霜驿路滞征旃。
天寒倦鹤行将返,江上归鸿尚邈然。
伤乱已同刘越石,谈兵谁识杜樊川。
茫茫家国愁何限,并入梅花雪夜船。

【注释】

羽檄:紧急征调军队的文书。刘越石:指东晋大将刘琨,因曾作《赠卢谌诗》而著名,故称。杜樊川:指唐代诗人杜牧。杜牧曾作有《阿房宫赋》、《过华清宫绝句》等名篇。

【译文】

急如飞的军书在万里长空中传扬,风霜路上征召令旗滞留不前。

天寒地冻,倦鹤欲飞却难返程,江上归鸿还在遥远的地方。

乱世之中已感同刘越石一样悲伤,谈论兵事谁能识杜樊川的深意?

家国忧心何其多,都融入了那漫天飘洒的雪夜里的一叶扁舟。

【赏析】

此诗为作者被贬南荒后所作,抒发了他怀乡、思归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开阔,风格悲凉沉郁。

首联“羽檄(急如飞的军书)传万里,风霜驿路滞征旃”两句写自己被贬南荒,诏书从千里之外传来,征召令旗在驿站上滞留不前。诗人面对这种情形,内心是极度愤懑和无奈的,但表面上还要装作镇定自若,表现出一种从容大度之态。

颔联“天寒倦鹤行将返,江上归鸿尚邈然”两句写诗人看到倦鸟归巢,归鸿在远方飞翔,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禁心生感慨,暗含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的厌倦。

颈联“伤乱已同刘越石,谈兵谁识杜樊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战争不断的痛苦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商讨对策,共同为国家的命运而奋斗的愿望。

尾联“茫茫家国愁何限,并入梅花雪夜船”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心中无尽的忧愁。他将个人的痛苦与国家的灾难联系在一起,认为只有像梅花那样坚韧地承受着严寒和风雪,才能迎来春天的到来。同时,他也将自己的忧虑融入了这茫茫的雪夜中,化作一叶扁舟上的点点灯火,寄托着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