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秦淮按竹枝,人间烟月此何时。
本无科第容风汉,那有心情对雪儿。
六代关河征骑急,三韩烽火羽书迟。
绿沈零落身俱废,莫向颓波照鬓丝。
秦淮题壁
又到秦淮按竹枝,人间烟月此何时。
本无科第容风汉,那有心情对雪儿。
六代关河征骑急,三韩烽火羽书迟。
绿沈零落身俱废,莫向颓波照鬓丝。
【注释】
- 秦淮:指秦淮河,古代著名的河流,也是南京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 竹枝:一种民间曲调,常用于吟唱,表达情感。
- 科第:科举考试中取得的功名。
- 风汉:指汉代的风采,这里借指才华横溢。
- 雪儿:可能是指与诗人共赏雪景的人或物,增添了诗中的浪漫色彩。
- 六代:泛指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等朝代。
- 关河:古代称黄河以北地区为“关”,以南地区为“河”,合称为“关河”。
- 三韩:古代对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的称呼。
- 羽书:指紧急的军报书信,常用来比喻战事的频繁和紧迫。
- 颓波:喻指岁月流逝,形象地描绘了时光的无情。
【赏析】
《秦淮题壁》是一首描绘明代秦淮河畔豪华奢靡的生活景象的诗歌。首句“又到秦淮按竹枝”即点明了诗人再次来到秦淮河边的情景,而“烟月”二字则渲染了一种朦胧而迷离的氛围,使人联想到夜晚的秦淮河畔,灯火辉煌、人影绰约的景象。次句“人间烟月此何时”,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世事变迁的感慨。第三句“本无科第容风汉”,意味着诗人虽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名望,但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风格和气度,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第四句“那有心情对雪儿”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之情的抒发;这里的“雪儿”可能是对某种美好事物的隐喻,也可能是指与诗人共同欣赏雪景的人或物。最后两句“六代关河征骑急,三韩烽火羽书迟”通过对比南北朝时期的战争与和平时期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尾句“绿沈零落身俱废,莫向颓波照鬓丝”则寓意着诗人虽然经历了岁月的磨砺,但仍然保持初心不改,不愿被时间的洪流所吞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作者对秦淮河畔生活的细腻描写,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