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衍
【注释】 野鸡毛羽:指野鸡的羽毛。 绩麻:用麻线织布,是古代女子的手艺。 衫:衣服。郎得著:郎君穿着它。郎见花开又花落:男子见到花开又见到花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旧时妇女对男子的眷恋之情。首句“野鸡毛羽好”,意在说明野鸡的羽毛虽然漂亮,但是没有家鸡能报晓的好;第二句“新人美如花,不如旧人能绩麻”,则表明新娶的媳妇比不上家中的媳妇会做家务,即旧时女子勤劳能干、能织布等技能更受丈夫的喜爱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啄木江南飞:描绘了啄木鸟在江南飞翔的场景。 - 蠹虫生上林:描述了蠹虫在上林地区滋生的景象。 2. 译文: - 啄木江南飞:啄木鸟在江南飞翔。 - 蠹虫生上林:蠹虫在上林地区滋生。 - 江南亦有蠹:江南也有蠹虫。 - 不闻剥啄声:听不到啄木鸟的啄击声。 - 蠹种日以滋:蠹虫的种类一天天地增多。 - 木病日以深
《遣兴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两首诗通过紫兰、青蝇、鸱枭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和思考。 紫兰生幽林,聊与众草伍。 注释:紫兰生长在幽静的树林里,只能和野草为伍。 赏析:这里用紫兰比喻自己的处境,虽然身处幽静的山林之中,但是也只能和野草为伍,表达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哀叹。 青蝇亦何物,天乃傅其羽。 注释:青蝇也是什么东西,上天竟然给它长了翅膀。 赏析
感兴 【注释】 ①感兴:即“有感而作”,诗人有感于自己与邻居的一段生活琐事而写的诗篇。 ②两桤(qī)当我门:桤树两棵长在我家门前。桤,落叶乔木,树干通直,叶子椭圆形。 ③昔种不盈把:从前种下的小树,不到一把粗。不盈把,不满一把握。 ④十年各长大:从过去到现在,我们两家的树木都已各自成长,长到相当高了。 ⑤我屋在其下:我的屋子盖在这两棵树下面。 ⑥风吹枝峥嵘:一阵风过后,树枝摇曳不定
【注释】祖帐:饯行时设的帷帐。献策思奇士:指献计献策者都是杰出的人才。观光得上宾:观光访问尊贵宾客。棣花:即棠梨。杨柳别时新:柳树是离别的象征,所以别时柳绿新生。解缆占风色:船解缆起锚后观察天气变化。登程记月轮:在旅途中记下月亮的变化。预期当到日:预计到达的日子。苜蓿(mùshǔ):苜蓿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蒲萄(pútóu):葡萄,一种果树。云缥缈(piāomiǎo):飘忽不定的样子
浴罢振轻袂,漱齿汲石井。 木落岁已秋,山深夜逾静。 译文:洗过澡后轻轻挥动袖子,用石头打水漱口。秋天树叶凋零,夜色越来越深,山林显得更安静。 注释:浴罢:洗完澡后。振:挥动。轻袂:轻快的袖子。漱齿:漱口。汲水:用水打水。木落:树木凋零。岁:年。已:已经。秋:秋季。夜逾静:夜间越来越安静。 赏析:诗人描写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秋夜图,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诗人通过对夜晚的描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并结合诗句进行理解与赏析。 “石湖”句:石湖是苏轼晚年的居所。石湖在今湖北黄州市南。苏轼曾于熙宁九年(1076)至元祐元年(1086)间,任杭州通判,知州时曾筑堤以防洪水,后因受秦观牵连,被贬至黄州。此诗作于元祐元年(1086),时苏轼在黄州的石湖居住。前句说自己过去懒散,对世事不关心
【注释】 墨兰:指兰花,因为兰花的颜色是黑色。 楚雪春已晴,沅湘水初满:楚地的冬雪已融,春天的景色已经明朗起来;沅水和湘水的水都涨满了,说明春天来临了。 去年故叶长,今年新叶短:往年的树叶长得很茂盛,今年的叶子却很短小。 波明碧沙净,日照紫苔暖:水波清澈明亮,白色的沙粒洁净无瑕,阳光照射在紫色的苔藓上,感觉温暖宜人。 不见泽中人,江南暝云断:在泽中的人们不见了,江南的天空中的暮云已经断开。
【注释】 楞伽寺:古刹名。位于今四川眉山市。得月台:指寺庙中可以观赏月亮的台子。 湄(mi ):水的边缘。 林屋:指树林里的房屋,这里代指树林。 山明秋树静:秋天里山上的树木清晰可见,树叶已经凋零,显得宁静。 幽鸟宿:指树林中安静地栖息着的鸟儿。 俯涧近可掬(jué):俯身靠近溪流,伸手就可以捧起清泉。 道人犹未眠:僧人还未曾入睡。 经声出深竹:僧人的诵经声从深深的竹林传来。 【赏析】
晚凉怀故山 疏林生晚凉,微日映书幌。 南山澹相对,幽磬时一响。 怀归见素心,感旧发遐想。 稍待秋橘香,风汀荡双桨。 译文: 晚风带来了凉意,树林中显得格外清新。阳光透过树梢照在书幌上,形成了一片斑驳的光影。远处的南山与自己静静地相对,偶尔传来一两声幽远的磬音。心中涌起归乡的思念,回忆起过去的岁月,心中不禁生出无限的遐想。 稍作停留,等待秋末成熟的橘子飘来阵阵清香,然后乘着小舟划向江中的沙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