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徵
【注释】 1. 歧路谁相问:岔路口上,谁能来问路。指人生道路曲折复杂。 2. 维桑有长官:桑田上有长官。指胡使君。 3. 临邛辞犊鼻,安邑就猪肝:临邛的牛被牵去,用犊鼻作栓;安邑的人买猪肝,将猪肠切下。比喻受人驱使。 4. 大海怜萍梗:大海怜惜飘浮的浮萍和草梗。比喻受冤屈。 5. 高枝托羽翰:高高的树枝托着鸟儿。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提拔。 6. 长铗不须弹:长长的剑不用弹奏。比喻自己有才能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 - “送客之山阴” - 翻译:我在这里送别友人。 - 注释:山阴,指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或绍兴地区,这里可能是作者的所在地。 - 赏析:此句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关切。 第2句 - “于役竟何事,行行不少留” - 翻译:我在此地为何?行走间又怎能驻足。 - 注释:于役,意为服役,此处指在山阴县任职或从事某种事务。 - 赏析
与关兰仲索兰花 频年俱旅食,三径已全荒。 近有林园兴,移君九畹香。 昔曾游楚地,结佩采秋霜。 我本离忧客,沅湘意不忘。 注释: - 频年俱旅食,三径已全荒:形容作者常年在外漂泊,家乡的小路也变得荒芜。 - 近有林园兴,移君九畹香:描述最近有了新的林园兴趣,希望分享给他九亩芬芳。 - 昔曾游楚地,结佩采秋霜:回忆过去曾在楚国游玩时的场景,那时手持玉佩,采摘着秋天的露水。 - 我本离忧客
【注释】 (1)“迢递”:遥远。巴蜀:今四川一带,古称巴国和蜀国,因地多山而得名。杜工部墓在四川成都西郊。 (2)归魂路恐迷:指回故乡的路很难走。归魂,指回家乡。 (3)林麓:山脚。浣花溪:成都近郊的一条河,相传是杜甫曾住过的草堂所在地。 (4)背郭诸峰抱:城郭之外的许多山峰环绕着。 (5)前村万木齐:杜甫草堂周围的树林很多。 (6)西风一凭吊,凄恻罢留题:西风吹拂着诗人来到杜工部的墓地
诗句释义与翻译: 耒阳谒杜少陵墓 - “耒阳”是地名,位于湖南省的东部。“谒”即拜谒或参观。这句诗表明作者前往耒阳是为了拜谒杜甫(字子美)的墓地。 无凭唯白骨 - “无凭”表示没有凭据或者依据。“唯白骨”指的是只有遗留下的骨头和尸骨来证明某人的身份或事迹。这里强调了杜甫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事迹和名声依然流传下来。 不朽是遗名 - “不朽”表示永久不衰,“遗名”指遗留下来的名声
注释: 孟诸泽、尉城阴:地名,指春秋时吴国的两个地方;孟诸,在今河南商丘东南。重到:再一次来到。侠气:豪迈之气,指侠客的气概。文心:文学才能。兰苕:一种草,这里借指赠诗之人的才情。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别诗,赠与刘濂溪。首联写诗人从孟诸泽(今河南商丘东南)回到尉城(今河南开封),又来到刘濂溪的家乡,这是诗人第三次来此地了,所以有“言从”、“重到”之语。颔联写自己久不作古体诗
诗句释义 1 “一雁下平芜”:描述一只大雁从天空中飞过,落在了平坦的草地上。"平芜"指的是草地平坦且荒芜。 2. “天空楚月孤”:形容天空中的月亮明亮而孤独,可能意味着诗人在思念远方的家乡或朋友。"楚月"可能指楚国的月亮,也可能是因为月亮在楚地特别明亮。 3. “西风吹叶落”:描写秋风扫过湖面,树叶随风飘落的景象。"西风"是来自西方的风,而"叶落"则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 4. “秋色在南湖”
【注释】 耒江:即耒水,流经湖南、广东、江西三省。清见底:指水流清澈见底。 如带绕城阴:像一条带子环绕着城南。 高堂:大堂,厅堂。素琴:用白竹制成的琴。古代的琴,多是白色的。这里以琴代指高雅的文士。 三秋兰芷(zhǐ):泛指芳香的花卉,比喻贤才。 楚云:指楚国的云彩。古人常把楚地比作云中之国。 越吟:指《越绝书》中的“越吟”,这是一首描写越人生活和情感的诗。 【赏析】 此为七言律诗,全诗四句
寄怀诗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牂牁西去水,千里共烽烟。” - 牂牁:古代西南地区的一条河流。 - 西去水:形容河流的流动方向是向西。 - 烽烟:古代边防报警用的信号,这里指战争或边境上的紧张局势。 - 译文:沿着牂牁河向西流去的水,与连绵不绝的烽火相连。 - 注释:牂牁,古代西南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西去水,指沿着河流向西的水流。烽烟,古代边防报警时使用的烟雾信号。 - 赏析
【注释】 边烽:边防烽火。 虏骑:指入侵的敌骑。 乘秋入:趁秋天到来时进入。 边烽列障开:边防的烽火台已经打开,用以报警。障,这里作动词,即“设”的意思。 移时传雁塞:经过一段时间,雁群才飞过雁塞。雁塞是古代边境上的一座关隘。 发处认龙堆:从远处望去,能辨认出龙堆山。 火势侵云直:战火蔓延到天上,直冲云霄。 军声动地来:军中鼓角声震动大地。 呼韩:指汉宣帝刘病已。他曾任车骑将军、匈奴左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