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吾德
逸士高踪何处寻,空留石室倚云岑。 孤台尚想烟霞色,哀壑疑闻鸾凤音。 白日坐来苍霭合,红尘飞尽碧苔深。 君看卫水年年在,肯向儒门叹陆沉。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逸士高踪何处寻,空留石室倚云岑 - 逸士: 指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人。 - 高踪: 高洁的踪迹或志向。 - 石室: 用石头建成的小屋子,象征隐居或清静之所。 - 倚云岑: 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孤独地依傍着山顶
【解析】 “玉泉山谒关将军庙”是首联,“运去中原惜汉家,将军孤庙夕阳斜”是颔联。 【答案】 玉泉山:在今陕西长安西。关将军庙:指关云长墓。诗人来到玉泉山参观关将军庙时,想到国破家亡的惨景,不禁悲从中来,写下这首诗。 译文: 我到玉泉山参观关云长庙,想起中原沦陷的悲惨景象,不禁惋惜不已。关云长的墓就座落在夕阳斜照的山峰下。看到墓碑上的文字,我忍不住要落泪。我沿着古道行走
【注释】 太行:即太行山,位于中国山西、河北境内。 河源:黄河的源头,在甘肃、青海一带。 星宿:指北斗七星。 天津:地名,今属河北,是古代水运要道之一,这里指北京。 襟带:指山脉环绕。 卫城:即古卫国国都濮阳(今河南汤阴县)。 【赏析】 苏门山位于太行山南麓,北接太行,南连中岳,西临王屋,东界太华。山势峻峭雄伟,峰峦起伏,气势磅礴,为豫晋两省的天然屏障。此诗首联写苏门之秀。“苏门形胜”
《刘廷评镇中乞归养南还赋此赠之》是明代诗人陈吾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人生境遇的关切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法署含香二月馀:描述诗人在法署中闻到的香气,暗示他所处的环境。 2. 飘然朝上乞归书:形容诗人向朝廷请求离开,表现出他的坚决和决绝。 3. 西山日暮乌情急:描写西山上的乌鸦在日暮时分感到紧迫
诗句: 登楼共酌杯中酒,旅次那堪怆别筵。 译文: 登上高楼,我们一同举杯饮下杯中的美酒,然而在旅行途中,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心中难免感到悲伤。 注释: 1. “登楼共酌”:形容共同饮酒庆祝或表达友情的场景。2. “旅次”:指旅程中暂歇的地方。3. “那堪”:意为难以忍受。4. “怆别筵”:指因离别而感到的悲伤和遗憾。5. “樗质”:指无用之物,比喻不被重用的人。6. “明主”:明智的君主
王使君召宴翊襄亭二首 其一 注释:明牧招携兴倍长,看山终日绮筵张。 译文:明牧邀请我,兴致更加浓厚,整天都在欣赏山景,享受美食盛宴。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明牧的邀请下,观赏山水美景,享受美食,心情愉悦,诗意盎然。 歌传激楚云边调,酒进宜城竹外觞。 译文:歌声传遍云端,宛如激楚之声,美酒入口,如同宜城之竹。 赏析: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歌声比作激楚之声,将美酒喻为宜城之竹
【注释】 跃马长安:跃马于长安,指诗人在长安任官。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当时是唐朝的都城。 故园(yuán yuán)迢递:远方。迢递,遥远的样子。 紫水:即紫河车,一种药材,产于陕西、河南等省。千门:千家万户的门。 秋到黄云:秋天来临。黄云,指秋天的云彩。几处飞: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池馆:池塘馆舍。乍:刚才。 兵戈:兵器和战乱。应念:应当怀念。老莱衣:传说春秋时楚国隐者老子曾为儿童
【诗句】 岭上相逢日欲曛,旂亭立马袂难分。 十年别有新华发,三仕官仍旧广文。 苒苒风尘悲异路,翩翩词赋想凌云。 兰湖漳浦须臾隔,愁绝啼猿不可闻。 【译文】 在庾岭上与谢广文相遇,日落西山,天色昏暗,旗亭之下,我们挥手告别。 十年前的分别,你已新仕途得志,我仍在原地为官,身份地位不同。 时光飞逝中,你我因风尘而别离,你的才华如云霄之上的凌云壮志。 我们如同兰湖、漳浦般相隔遥远
【注释】 得报削籍放归书怀:指诗人收到朝廷的诏书,免去官职,被准许回家。得报,指收到诏书。削籍,免去官职。放归,回家。书怀,写在信中抒发胸臆。 海上田园归去来:指隐居生活。海上,指隐于海上的田园。 片帆风送大河隈:一片小舟,顺着风向,驶向大江岸边。 白头好向吟边度(dù):白发苍苍的老人,喜欢在吟诗中度过晚年。 玄草今从静里栽:现在,我种了一株玄芝,静静地放在书房里。 随处风尘难浪迹
注释: 登九山:登上九座大山。 天遣灵山拥卫源:天意使灵山来保护源头。 万山罗列此山尊:万座山峰环绕着这座大山,使它显得尊贵。 丹梯百转烟霞并:丹梯弯弯曲曲,烟雾和云霞交织在一起。 石阙双开虎豹蹲:石门两旁,有虎豹等猛兽蹲伏。 春色渐看回大地:春天的气息渐渐显现,使得大地复苏。 冻云犹自护禅门:冻结的云层仍像守护佛寺的大门一样。 太行望处青霄断:从太行山脉远眺,云雾缭绕,好像青天被隔断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