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士高踪何处寻,空留石室倚云岑。
孤台尚想烟霞色,哀壑疑闻鸾凤音。
白日坐来苍霭合,红尘飞尽碧苔深。
君看卫水年年在,肯向儒门叹陆沉。

逸士高踪何处寻,空留石室倚云岑。

孤台尚想烟霞色,哀壑疑闻鸾凤音。

白日坐来苍霭合,红尘飞尽碧苔深。

君看卫水年年在,肯向儒门叹陆沉。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逸士高踪何处寻,空留石室倚云岑

  • 逸士: 指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人。
  • 高踪: 高洁的踪迹或志向。
  • 石室: 用石头建成的小屋子,象征隐居或清静之所。
  • 倚云岑: 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孤独地依傍着山顶。这里形容逸士遗世独立,与世无争。
  • 整体解读: 此句描绘了一个隐逸之士的孤独身影,他抛弃了尘世的纷扰,仅留下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切体悟。

2. 孤台尚想烟霞色,哀壑疑闻鸾凤音

  • 孤台: 一座孤立的高台,象征着高处不胜寒。
  • 烟霞: 云雾和彩霞,常用以比喻美好的景色。
  • 鸾凤音: 传说中鸾鸟的鸣叫声和凤凰的歌唱声,代表吉祥和和谐。
  • 整体解读: 此句通过想象,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世事的无奈与感慨。

3. 白日坐来苍霭合,红尘飞尽碧苔深

  • 白日: 白天,此处可能暗指光明正大的人生理想。
  • 苍霭: 浓重的雾气,常用来形容环境昏暗或人心不宁。
  • 红尘: 指世间繁华,也用来比喻名利场。
  • 碧苔: 绿色的苔藓,常用来象征生命的顽强与岁月的沉淀。
  • 整体解读: 此句通过对比昼间的明朗与夜幕下的幽暗,以及从繁华到荒芜的转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变迁的感慨与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理解。

综合分析与创作建议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隐逸之士生活状态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哲学思考和社会责任感。《登啸台同朱邦瑞训导》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创作建议:

  1. 深入挖掘主题:在创作中,应深入探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等主题,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事件,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2. 运用多样的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在未来的创作中,可以尝试更多样的修辞方法,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3. 注重情感表达:诗歌的核心是情感的抒发,应通过真挚的情感表达,触动读者的心灵,引发共鸣。

  4. 关注社会现象:在作品中融入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使诗歌具有更丰富的社会价值,提升其影响力。

通过以上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够激发更多的创作灵感,创作出既有深度又有美感的优秀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