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维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行释义和赏析: 晚风吹月上帘钩,坐对清光愧薄游。 注释:晚风轻轻吹动,月光洒落在窗帘上,我静静地坐在那里,面对着这明亮的月光,感到自己像是一个没有见识的过客。 赏析:首句写景,以“晚风”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转入主体,诗人面对明月,内心的自我反省与自责之情跃然纸上。 南北势悬悲雁字,浮沉情倦忆菟裘。 注释:天空中的云彩形状各异
【诗句释义】 第一句“十日李将军邀饮东园”,李将军,即指唐代诗人李贺。他与友人在东园设宴饮酒,李贺被邀请作诗。 第二句“潇潇寒雨洒城头”,描绘了一幅秋日的雨景图。潇潇是指雨声,寒雨则暗示天气寒冷。城头指的是城墙之上。 第三句“郭里谁同拄杖游”,这里指的是在郭(古代城郭)内有人拄着拐杖游玩。 第四句“万里关山桑柘远”,关山,指的是远处的关隘和山脉。桑柘,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边疆
【注释】 何长者:指何人。重阳:九月九日,古代以这一天为重阳节。 人间白雪:喻指诗作。一箴来:一诗而来。箴,箴谏。 素秋九月:指秋天。九月,秋季。 短发:指诗人自己的头发。不须:不必。妨:妨害。落帽:指戴帽子被风吹掉。高歌:高声歌唱。 登台:登上高楼。 中原:指中原地区。桃李:这里比喻诗人的诗歌作品。经题品:被评说鉴赏。故国:指诗人的故乡。黄花:菊花。赖取裁:依赖裁制。 此日:今天。太史
【注释】 过:拜访。冯兵马子遇(yù):冯,字子遇,号东山;冯马子遇即冯子遇。冯遇,字子遇,唐代诗人、宰相冯宿之弟。池亭:指水边临水的亭台。媚客:指美女。玉树琅玕:形容美玉。凤鸾:凤凰和鸾鸟,比喻贤才。奕世:几代。通家:世代结交。余:我。 【赏析】 这首五律是作者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春天在长安拜访好友冯子遇时所作。此诗写景清丽,意境幽深,笔力遒劲,风格俊爽。全诗八句,每两句一组,共四组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抓住关键诗句进行分析。此诗为作者重游碧云岛之作,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西郭峰高俨画图,青莲石壁倚虚无。”是第一句,写碧云岛之高,用夸张手法,突出其高峻陡峭。“龙归云锦泉中出,雨过风涛树杪呼。”是第二句,写碧云岛上的景物。“九节昔曾餐紫洞,八公今复对芳湖。”是第三四句,写碧云岛的传说故事。 【答案】 译文
官舍十咏 1. 讼稀忘剖折,俸薄亦虚餐。 注释:因为官司很少,所以忘记了要仔细分辨;虽然俸禄微薄,但也足以维持生活。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清廉自守、不慕名利的官员形象。他虽然面临官司纠纷,但能够从容应对,不被其困扰。同时,尽管俸禄不多,但他仍然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2. 醉卧慵开眼,闲行懒戴冠。 注释:喝醉了就睡,懒得睁开眼睛;闲逛时就懒得戴帽子。 赏析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相思高壑贮烟霞,几度登临忆大家。 - 注释:思念之情如同高山之壑,将烟雾和云彩都收藏其中;多次登高望远,回忆起那位大家(可能指的是某人或某事)。 - 译文:思念之情如同高山之壑,将烟雾和云彩都收藏其中;多次登高望远,回忆起那位大家(可能指的是某人或某事)。 2. 选石久悬云外榻,缄书还报洞中花。 - 注释:选取石头,悬挂在云端的床上,写信回来报告洞中的花朵。 - 译文
【注释】 天霄:指天空。大雪:指雪下得很大。寄诸旧好:写给老朋友(诸,众)。“诸”通“嘱”。天时人事日相并:天上的天气和人间的人事是连在一起的。节序不殊乡国异:节令相同,但是家乡不同。雁鸿迢递:雁和鸿雁传书。迢递,远隔。中夜凄凉心欲折:半夜里心里感到凄凉,好像心都要被愁情压弯了一样。 【赏析】 《天霄大雪寄诸旧好》,此诗首联二句,写自己身在外地,看到大雪纷飞,不由得想起天寒岁暮,故友相聚
逐句释义 1. 又七律:这是一首七律,一种古典诗歌的形式。 2. 经世惟君第一流:意指君王是治理国家的第一人。 3. 蓟门翘首意悠悠:表示对蓟门(古代地名,今北京附近)的思念之情。 4. 三都佳丽归词笔:指的是诗人以词赋描绘了三都地区的美丽景色。 5. 万里风云拥去舟:形容旅途中遇到的风和云。 6. 长剑直从天外指:表示诗人手中的剑直指天际。 7. 至言多在殿中收
【注释】 百年胜地:指名山胜水。隐:隐居。鼍㟲(túè):山名,在今浙江绍兴。禅扉:佛寺的门。坐涅槃:即入涅槃,佛教语。涅槃(niè)是佛教语,意译“灭度”,意为达到超脱生死的境界。花尽空飞:谓落英飘洒。慈雨:指佛家善雨,喻佛法普施。石阶:石制的台阶。林立:树丛密集。尼珠吐月:佛家以七宝合成的念珠,喻佛法无边。千山炯:指月光照耀下山峰皎洁明亮。仙梵:指诵经的声音。风万壑寒:指山谷中阵阵风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