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郭峰高俨画图,青莲石壁倚虚无。
龙归云锦泉中出,雨过风涛树杪呼。
九节昔曾餐紫洞,八公今复对芳湖。
振衣更挹天浆去,恐触烟霞片片孤。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抓住关键诗句进行分析。此诗为作者重游碧云岛之作,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西郭峰高俨画图,青莲石壁倚虚无。”是第一句,写碧云岛之高,用夸张手法,突出其高峻陡峭。“龙归云锦泉中出,雨过风涛树杪呼。”是第二句,写碧云岛上的景物。“九节昔曾餐紫洞,八公今复对芳湖。”是第三四句,写碧云岛的传说故事。
【答案】
译文:碧云岛山势突兀,如刀削斧劈;山顶有青莲石壁,倚靠在虚无缥缈间。碧云岛的龙潭水清澈见底,从泉中流出一条云锦般的瀑布。雨后风吹浪涛,从树上传来阵阵涛声。相传碧云岛上曾有九节人面岩,上面住着一个仙人,他曾经到九节岩去品尝美味佳肴,现在那里已经没有了。传说碧云岛过去有八位神仙居住在那里,现在他们又回来了,正在碧云岛的芳湖上饮酒取乐。诗人在碧云岛游玩时,感到十分高兴,振衣长袖,准备离开。但又怕惊动了岛上的烟霞,使它们纷纷飘散。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秋九月重游碧云岛之作。诗人先从碧云岛的高峻陡峭写起,再用夸张手法表现它的险奇,然后写岛上的泉水、瀑布,再写碧云岛上的传说故事,最后以自己的感受作结。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形象鲜明,感情真挚,富有浪漫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