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竑
玉堂丛话·调护 谢文正奏疏与政策改革 1. 引言 - 弘治年间内府仓库问题概述 - 谢文正提出解决措施 - 上谕采纳并实施政策 2. 谢文正政策实施过程 - 制定禁止贿赂政策 - 设立曹司搜剔弊端 - 开奏弊端明确条禁 3. 政策实施效果及民众反应 - 民众受困情况改善 - 商业活动逐渐恢复正常 - 商人无利导致积极性下降 4. 谢文正政策影响及评价 - 国库财政状况改善 - 铸钱问题被提上议程
诗句 玉堂丛话·调护 上初以叶琛为洪都府知府,至是陈氏入寇,琛死之。上以刘基为太史令,值荧惑守心,群臣震惧,基密奏上,宜罪己以回天意。次日上临朝,即基语谕群臣,众心始安。后大旱,上命基谂滞狱,凡平反出若干人,天应时雨,上大喜。基因奏请立法定制,遂从之。 胡文穆母丧还朝,上问民间疾苦,公对曰:‘百姓颇安给,惟有司穷治建文时党与,枝附扳坐,诬害善良甚苦。’上立命罢追诘者。(行状)
诗句 玉堂丛话·调护 刘公珝善谈论,遇人无矫饰。景泰初,议迎銮,成化初,议睿皇后丧礼,末年论李孜省左道乱政,动摇国本,密疏昌言,卒定储位,有大臣之节。 译文 刘公(刘珝)善于谈论,对待别人没有做作。在景泰初年,讨论迎接皇帝的事宜,在成化初年,讨论睿太后的丧事,晚年评论李孜省的妖术和乱政,动摇国家的根本,上密疏进行劝谏,最终确定了太子的地位,有大臣的气节。 林俊曾经说:“我因为妖僧孽寺
诗句 天顺癸未,空中有声。大学士李贤密疏曰:‘传言“无形有声,谓之鼓妖”。上不恤民,则有此异。’因条不便于民者十事,上皆从之,即诏天下。贤又请罢江南所造段疋、磁器,清锦衣卫囚,止各边守臣进贡,下番所遣使臣,停中外买办采办。上不从。贤执之数四,止取前十条行之。左右见贤力争,皆寒心,同列亦为贤惧。贤曰:‘古之大臣,知无不言,今虽不能尽然,至于利害系国家安危者,岂可默默以苟禄位?’然上圣明
这首诗是明朝大臣李东阳为皇帝所写的一份奏疏,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 养君德:建议皇帝在朝政之余抽时间与儒臣交流,询问他们的学问问题,这样可以增进君臣的理解和信任,让皇帝更加了解国家的运作和百姓的生活。这种互动可以提升皇帝的治理能力,同时也能使皇帝更加亲近人民。 2. 进人才:指出国家虽然培养了众多人才,但是真正有用的人却不多。因此,李东阳建议皇帝重新启用一些被贬的人才,比如李秉、罗伦
诗句 - 玉堂丛话·调护: 这是一首关于章懋(章公)与李公的故事。章懋是明朝的一位官员,他的儿子章存道也颇有才华。在一次军事行动中,由于对政策的争议,章公拒绝了皇帝的征召。 译文 章公的儿子章存道,率领家乡的兵员达一万五千人。随从李公前往福建作战,福建平定后,诏令他们从海上北征。然而章公坚持不同意,认为:“乡兵是农民出身,最初被命令去征闽,答应事平后让他们回到农务。现在再次调遣
【注释】 灵谷寺:又名龙山寺,在南京西秦淮河畔。梅花坞:在灵谷寺东。苏轼《和钱穆父赋梅》诗:“雪堂花信报春迟,梅坞香寒未许随。”结习:佛教语,指烦恼习气。维摩经:即《维摩诘经》,佛经名。 【赏析】 此为咏梅诗。“灵谷寺梅花坞六首”是一组七言绝句,写灵谷寺梅花盛开时的景象,表现诗人赏梅的欣喜与愉悦之情。 第一首起句“一枝初出岩阿”,以特写镜头捕捉了梅花刚刚探出岩边小径的瞬间
西湖梦断人寂,东阁妆残月斜。 襟解微闻芗泽,钿昏半卸檀霞。 注释:在西湖之畔,我沉浸在梦境中,直到晨曦初露时分才醒来。此时,东阁上的妆容早已残破不堪,月光斜洒而下,斑驳陆离地映照在我的脸上。我轻轻解开衣襟,隐约能闻到那淡淡的香气;低头一看,发现首饰的装饰已经有些暗淡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湖边的一次深夜梦游。诗中通过“梦断”、“妆残”等词语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寂寞的夜晚
【注释】: 江神子:词牌名。 西风吹袂弄新晴,月笼明,小梅横。席上孤琴、又作断肠声。人去青山衰草里,凭谁共,绕花行。 西风:秋风。 袂(mèi):袖子。 弄:玩弄,把玩。 新晴:刚刚晴朗。 笼:笼罩。 横:斜。 席上:指宴席上。 孤琴:孤独的琴。 又作断肠声:形容琴声哀怨动人。 人去:有人离去。 青山:山名,在今江西九江市南。 衰草:枯萎的草地。 强拈:勉强地抓住。 彩笔:五彩笔,指绘画用的毛笔
【注释】: 檐:房檐。 卜:占卜。林东短墙:指寺庙的东侧矮墙,是灵谷寺的围墙。 曾:曾经。齐梁:指南北朝时的齐代和梁代。 初春:春季开始的时候。老树花发,深涧无人水香:春天到来时,树上的花开放了;山涧里,没有人烟,只有清流潺潺的水声发出阵阵清香。 【赏析】: 此诗描绘了灵谷寺东面的一座矮墙,墙外有一株古梅,它生长在齐梁时期,已经过了百年。春天来临的时候,这株古梅又开满了白色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