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玘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碧油幢下黑头公,挟子归去翱秋风。" - 碧油幢:指代的是皇帝或高级官员所乘坐的马车,“碧”通常指车帷的颜色是绿色或蓝色,而“油幢”则暗示其豪华和尊贵。在古代文献中,“油幢”常被用于形容帝王出行时所使用的车辆。 - 黑头公:指的是地位显赫的官员。此处使用“黑头”来形容官员的发色,通常指黑色的头发,象征着高官的地位和权力。 - 挟子归去翱秋风
及第 上苑繁花可浪开,花如有意亦怜才。 君王诏许才郎折,昨日才郎在草莱。 译文:上苑的繁花可以随意盛开,花儿如果有意,也会怜惜才华横溢的人。皇帝下诏书允许有才能的人才参加科举考试。昨天的才子还在田野里劳作。 注释:上苑:皇宫前面的花园。浪开:随意地开放。花如有意:花儿如果有意,就会怜惜有才的人。折:选拔的意思。昨:昨天。才郎:有才华的男子。草莱:田间地头。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归迟迟,归迟迟,手中之线忆者谁。 - 解释: 诗人在等待归来的时间长,心中挂念着远方的人。 - 关键词: 归、迟迟 2. 去时衣裳母得知,天孙为织银獬豸。 - 解释: 出门时母亲已经知道我要去的地方,因为那里有织女星。 - 关键词: 天孙、银獬豸(织女星) 3. 白昼凛凛感风吹,维南半天见铁面。 - 解释: 白天凛冽的风让人感到寒冷,南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个铁面人。 -
注释: 二兔一白一黑图:这是一幅画,画面上有两只兔子,一只白色的和一只黑色的。 衣褐之徒吾久识,炭乌雪白始惊看。 衣褐之徒:指穿着粗布衣服的人。衣褐之徒吾久识,意思是我很久前就认识穿褐色衣服的人。炭乌雪白始惊看。 独怜总有高人处,唇缺何曾怨齿寒。 独怜:特别怜惜。总有高人处,意思是总有值得尊敬的人。唇缺何曾怨齿寒。 赏析: 这首诗以一幅画为引,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看法
蒲圻马文明以济源训导升保宁苍溪教谕亦慕名来求 蒲圻县的马文明因为济源县训导的职位而提升为苍溪县教谕,我也仰慕他的名声前来寻求机会。 几年清济沁诗脾,端为官家养桷榱 我在这里已经度过了几年的时光,主要是为了给官府服务,负责修造椽子和屋梁等。 恐是锦屏应饱看,莫嫌来取栋梁迟 恐怕这些精美的装饰品已经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了,别担心我来晚了,还来得及补上一些。 译文:
重庆诗为实庵兄六十寿 中堂垂垂坐天姥,击鼓坎坎舞栩栩。 注释:大儿谁,助边汉卜式,小儿谁,南宫先生配韩愈。 赏析:这是对实庵兄长的祝寿词。“中堂垂垂”形容实庵兄长年迈,“坐天姥”是说他在享受天年。“击鼓坎坎舞栩栩”,用生动的笔调描绘了实庵兄长在晚年依然精力充沛,像年轻人一样欢快活泼地打鼓跳舞。 大儿谁,助边汉卜式,小儿谁,南宫先生配韩愈。 注释:望云思舞笏仰拄,以宁馨归代以舞。 赏析
诗句释义:在如此美好的夜晚,能够度过的时光又能有多少呢?如果有船,就应该载着苏轼(东坡居士)去游览。 译文:在这美好的夜晚,能享受的时间能有多少呢?如果有船,应该载着苏轼去游览。 注释:良宵——指的是美好的夜晚,如此——在这里强调美好的程度,良——美好的意思,几——数量词,表示多少,有船——如果有船,便合载东坡公去游览。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文人罗玘所作,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灞桥图为扬碧川先生题 注释:灞桥,即灞陵桥。这首诗的作者在灞桥上为扬碧川画了一幅画像,并题写了一首诗。 译文:在灞桥上,我为扬碧川画了一幅画像,并题写了一首诗。 雪中驴背缩更缩,门内主人招未招。 注释:诗人在雪中骑着驴子,缩在车座里不敢出来,而门内的客人却招他进去。 译文:我在雪中骑着驴子,缩在车座里不敢出来,而门内的客人却招我进去。 只恐有诗无卖处,至今人说灞陵桥。 注释
注释 金台城:指临安城内,今浙江杭州市。 花鸟春:指春天里百花盛开的景色。 月河寺:指钱塘江边的月河畔寺庙。 多归人:指很多离开家乡的人。 浊河:指钱塘江,因江水浑浊而得名。 东风起:春风拂动。 万里:指距离遥远。 旴江:指闽江河,流经福建省境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金台城中花鸟春”,描绘了临安城内春天的美丽景色,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宁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石楼》。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1. 石楼高,石楼高,星宿磊磊手可操。 - 石楼很高,石楼很高,星星在天上闪闪发光,伸手就能抓住。 2. 愧我欲上非飞猱。 - 我惭愧,想上去但是不是飞鸟。 3. 石楼坚,石楼坚,雪霰堆户冰凝椽。 - 石楼又坚固,雪花积满了门,冰封了窗户。 4. 愧我欲住非蜕仙。 - 我惭愧,想要住下来却不是仙人。 5. 不如移身且就石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