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玘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作者送的是知河源县的熊节。 (1) “河源吟送熊节之知河源县予昔与之处太学知其为人”意思是:河源县吟送熊节之,我过去与他同在太学,知道他是个有才干的人。 (2) “出宰河源县,非是黄河源”意思是:出任河源县宰,不是黄河源头。 (3) “维彼黄河源,其名为火敦”意思是:黄河的源头,名字叫做火敦。 (4) “华言星宿海,或曰此天根”意思是:黄河的源头,叫星宿海
诗句原文与译文 欣赏罗玘诗词之美,感受古人情感与自然和谐共存 1. 第一句解析 - 描述金华山云雾缭绕景色 - 强调自然景观之壮丽 - 体现诗人对大自然敬畏之情 2. 第二句解析 - 表达农民对天气担忧心情 - 揭示自然灾害给农民生计带来的困扰 - 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状况 3. 第三句解析 - 描绘农民为防止牛饿死而采取紧急措施 - 展示农民对生存危机的应对之举 - 凸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
送刘侍郎往边 大旗飐动军吏集,赤日照射铠甲流汁。将军的旗帜载着胭脂马,这匹马遇胡人惯常先入。 马匹和军粮高于山,千乘万乘居庸关。三军久饱思一战,万弩先射奚契丹。 自从奚内附比臣仆,缯裹酋头篽束足。犬羊吃饱思噬人,反而甘心蒙古作心腹。 吁嗟天厌蒙古奚,自投軿釜同沸腾。蒙古实愚鬼,奚今配行尸。 华容公来尔得知?公手可天雨,公心妙神施。战者自战炊者炊,偃月势变更鱼丽。 云梯制作精巧于倕,有穴可扫庭可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充满了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 第一联“我恨不如江头人,茅屋四壁旁无邻。”描述了诗人对江头人的羡慕之情,他们虽然没有豪华的住所,但却能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种对比让诗人感叹自己的生活环境不如江头人。 第二联“茅穿雨漏岁一缚,松叶为盖沙为茵。”描绘了江头人简朴的生活状态,他们的住处虽然简陋,但有松树和沙子作为床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充满了诗意和象征意义。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威凤吟送张经载四川盘粮 - "威凤":这里可能指的是凤凰的一种,威凤通常代表高贵和威严。 - "吟送":可能是用诗歌来表达某种情感或意愿。 - "张经":可能是指张经这个人。 - "四川盘粮":可能是指四川省的粮食供应或者与四川相关的事务。 2. 威凤集阿阁,所不矜爪咮。 - "威凤":同上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诗人通过描写邓景华南归的情景,表达了他对邓景华的深深祝福和期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黔商檐为舟,海贾舶作室。 黔商的檐下可以摆船,海上商人的船上可以建屋。 檐头雾霿霿,舶底浪潏潏。 檐头上的雾气朦胧,船底下的水波荡漾。 岂无𤠾与貐,磨牙恣搪突。 难道没有鲨鱼和鳄鱼吗?它们磨牙,肆意攻击。 岂无鳄与蛟,掉尾变恍惚。 难道没有鳄鱼和蛟龙吗?它们掉尾,变得模糊不清。
《送赵县丞之任招远诗》 海上群山鱼立头,待君单骑入登州。 飓风夜半惊批屋,蜃气朝来看吐楼。 谚数慢从群吏睨,耳真聋有府公留。 寅宾出日今何处,好与乘闲款款游。} 罗玘(1420年1月7日—1509年3月23日),字景鸣,江西南城人。明朝文学家、思想家,明代“文肃”学派的开创者之一。罗玘博学好古文,追求奇奥,学者称圭峰先生。卒谥文肃。其著作包括《类说》、《圭峰文集》,其中《类说》一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诗句释义 1 莺花画春空:春天的景色如画,如同莺歌和百花盛开一般。 2. 骢马行利阆:骑着骏马行走在有利的道路上,可能是指去云南的路上。 3. 间关度鸟道:穿越鸟类的通道,暗示了旅途的艰难或险峻。 4. 云开蜀山高,星宿夜依傍:当云雾散去时,蜀地的山峰显得更高,而星辰在夜晚也更靠近。 5. 望云望父母,更在星宿上:望向天空中的云彩和星星,好像在思念远方的父母。 6. 有身愿如鸟,插羽学飞扬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吴老,即诗人的朋友。首联写他归家时的情景:在道上拾到金子就把它攫取了;进入朝廷为功名而争斗、自相残杀。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吴老归途的情形:白白地徒手回到了长安,他的体态消瘦得像野鹤一样。颈联则用两个反义的比喻来刻画吴老的形象:饥饿的时候,像鸱(猫头鹰)一样低飞去啄食腐臭的老鼠,吃饱了却鸣叫如人一般;饥寒交迫的时候,像鹤一样高飞入云端,享受着晴朗的阳光和天空
诗句如下: ```plaintext 到江真几里,为县可三年。心自难忘蜀,官还只住燕。 莺花萦别酒,杨柳夹行船。向日登瀛客,相期禁籞边。 ``` 译文: 1. 到达江边几里远,任职三年。心中总是难忘故乡四川,官期满后只能回到京城的燕子。 2. 春天的花儿缠绕着离别的酒杯,杨柳交错在航行的船上。向着夕阳中的客人,相约共同抵御边疆的战火。 注释: - 江:“江”指长江,这里泛指江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