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伯衡
送李丞赴堂邑 唐·杜甫堂邑古壮县,地滨白通河。 我等游燕冀,操舟河上过。 路逢两父老,白髭鬓皤皤。 自言令斯邑,前后知几何。 岂弟如父母,张令良不多。 往者不可作,来者谁同科。 吏治日芜秽,民病日沉痾。 语罢还太息,继以涕滂沱。 何况十年来,无岁无干戈。 黄尘迷道路,白骨被陂陀。 原田自膴膴,孰种麦与禾。 遗黎转茕茕,短褐不至腂。 念此丧乱际,思治意则那。 今焉亦已幸,得见羲与娥。 脱之涂炭中
注释: 长江送别图饯朱仲雅赴山西省幕 班马款江渚,日夕群山苍。 对酒不能御,非念川途长。 朔南自一统,鸿燕不同翔。 别长会日短,载歌燕燕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江渚”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江边景色,并通过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各个选项,然后一一进行分析。本题要求选出“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错误的一项,是考查学生理解诗意及赏析诗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等,然后还要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圣主诏修前代史”,圣主,即明君。诏修,皇帝诏令编修
【注释】 始肤寸其来会兮,旋波涛之卷舒。 乍奔腾以翕霍兮,倏充塞而模糊。 何变化之奄忽兮,茫洋莫辨乎四隅。 幻万象以一色兮,覆六合而有馀。 中长风之迅烈兮,遂消液于须臾。 砉扫灭而无踪兮,杳不知其所如。 但见山青青而林苍苍兮,掩映湛湛乎之太虚。 吾危坐而睇眄兮,增感慨以长吁。 曰宝莫宝兮,贝玉金珠。 贵莫贵兮,爵位名誉。 等浮云之不可把玩兮,喟叹先圣其岂我诬。 胡彼昏之不觉兮,争贸贸以奔趍。
【注释】: “嗷嗷”形容众多,“赤子”指百姓。 “望望将告谁”意为望着天空,向天帝诉说自己的冤屈。 “岂弟”即和乐平易的意思,诗人用此表达对友人的祝愿。 “奔命”意为奔波劳碌,此处比喻为官之人。 “水烦鱼不滋”意为水太脏了鱼儿都不想生活了。 “往者皆谓然”意为过去的人都认为是这样。 “来者能忽思”意为现在的人不能想到这层意思了,意思是说人们只看到表面现象,不能理解本质。 【赏析】:
诗句释义: 1. 西望姑苏台,近临百花洲。 - “西望”指的是向西看,可能是指望着西边的景色;“姑苏台”通常指的是苏州的城楼或名胜古迹,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这里的描写可能是诗人在描述自己站在某个地点远眺姑苏台的美丽景色。“百花洲”可能是指一个美丽的湖泊或岛屿,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卉。这里的描写可能是诗人在赞美这个美丽的地方。 2. 白露正为霜,行人不可留。 -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1. “避地依先陇”,表达了诗人在战乱或动荡时期远离家乡,寻找一个相对安定的地方生活。这里的“先陇”可能指的是故乡或曾经有过美好回忆的地方。 2. “闲居隔短墙”,描述诗人在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后,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过着平静的生活。这里的“闲居”意味着诗人在这段时间里没有太多烦心事,可以安心地享受宁静。 3. “紫荆花下醉”,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诗人在紫荆花盛开的地方,与朋友一起饮酒作乐
【注释】 云林辞并序:云林,即云林寺。云林寺是宋代赵构的旧居,在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云林寺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眷吾父母之邦兮,乃赵宋之故都。 既美丽又富盛兮,实东南之奥区。 众人胥此焉止息兮,吾独曷为而去诸。 此富贵者所娱情兮,虽信美不可以居。 矧吾舍之湫隘兮,直阛阓而临通衢。 车尘滃若溽雾兮,纷冉冉将浼予。 苟徘徊而不去兮,几何不为逐臭之夫。
注释: 天上的月亮,明亮又圆满后又会缺损。 聚集和离散就像这样,不要因为太阳内部热。 同气的人总是相互寻求,难道只限于吴地与越地。 精灵随风飘荡相合,看不见两道巨大的阙楼。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通过描写天上明月的圆缺变化,表达了人生聚散无常的哲理,劝勉金主簿在任吴江期间要像对待明月一样对待人世,保持豁达的心态,不要为名利所累而陷入烦恼之中
【译文】 这时我正招来云林先生,请他尝尝那脍炙的赤鲤鱼。 我们相邀到东面的老酒店去。 喝得大醉之后,涉水弄荷花嬉耍。 唱道:泽中有莲,渚中有蒲。 荷叶可以制衣,蒲叶可编船篷。 衣服和粮食都有了,保护好我的身躯。 心志得以解脱,烦虑自然消失。 悠闲地在江边徜徉,又何必去访问蓬壶中的仙人呢? 【注释】 ①招玄真子:指招隐士、隐居者。 ②脍(kuài):切细。 ③酒垆:酒店。 ④芙蕖(fúqú):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