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噩
【译文】 万事都由心决定,身无分文也无所谓。今晚同饮共欢,明天却不知谁在何处。想到百生聚集,转眼成死各奔东西。试问未死之人,岂能识得此为真? 蚩蚩抱质游四方,何不相互怜悯悲?今日又逢好天气,山水交辉映清晖。红叶虽落暂休歇,新绿树梢长出枝。所贵身体适舒适,乐宴及时莫错过时机。 【注释】 万事皆心许:一切都由心决定。 一身不可期:身无分文也无所谓。 今夕:今夜。 君酌:指饮酒。 死睽:死别。 蚩蚩
【译文】 我到潍县去访韩公复,出来在樱桃园吟诵。追寻不遇作。 公复先生住城南,驱马东寻铁牛渡。 空林无人门不开,牧童指与樱桃树。 原头一路八烟微,每日先生扶醉归。 村村落照不知处,红叶满山秋雁飞。 【注释】: ①“出”是“来到”、“来到”的意思。②“樱桃园”是韩愈的旧居。③“追”,追寻。④“不遇”,没有遇到。⑤“公复先生”,即韩愈。⑥“驱”,骑马的意思。⑦“铁牛渡”,地名,位于今山东临朐西南
【注释】 1. 犹子:儿子。珩:字。 2. 死生有定数,夭寿亦同理:人的死与生都有定数,短命或长寿都是同样的道理。 3. 数尽寿而终,远客达乡里:寿命到了尽头而死,远在他乡的我才能回到故乡。 4. 夭逝非其年,如行半途止:夭折不是在适当的年龄而死,就像走到一半的路就停止了一样。 5. 半途可奈何,不复保乡梓:半路上无可奈何,不再能保护家乡和宗庙了。 6. 田州百粤地,孤庙临漳水
注释: - 精气尚俨然: 形容人的精神饱满、气质端庄。 - 孰谓今已亡: 谁说现在已经没有了? - 远书每难凭: 书信遥远难以依靠。 - 所往何其荒: 去的地方如此荒凉。 - 胡然数行字: 怎么只有几行字。 - 一一报我详: 一字一句地详细告知我。 - 详言已非误: 详细说明并没有错误。 - 举室皆皇皇: 全家人都惊慌失措。 - 平时知去远: 平时就知道你离开得远。 - 音容忽复忘: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解读: “忆昔送尔行” - 回忆过去送别儿子的情景。这一句表达了父母对儿子的深厚感情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一种离别前的沉重氛围。 第二句解释与译文: “洒泪不能去” - 尽管泪水止不住地流,还是得忍住悲痛送别。这反映了父母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一方面想要送别子女,另一方面又不忍心离开。 第三句分析: “期尔志四方” - 希望你能够胸怀大志,志在四方
【解析】 这是一首咏画诗,通过写画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与情感。 “王熙甫考功,自都门索画,为模王司农笔,并题此诗”的意思是:王熙甫考功御史,从京师来到苏州,索要我的一幅画作,并以此作为王司农的笔迹,题了这首诗。王熙甫是唐代诗人,官至考功员外郎。他因直言进谏而得罪于权臣杨国忠,后被贬至岭南,最后客死异乡。 “麓台于为画,力将时俗矫。”的意思是:在苏州府学宫麓台下,我作画时力图纠正当时的风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腊日村居》中的部分内容,下面是对诗句和译文的解释: 1. 腊日廿四日,携儿辈游村市,寄子乔:在农历腊月二十四这天,我带着孩子们去村里的集市游玩。 2. 贫居远郊外,村市小溪口。除寒物象新,丰年人气厚。鸡犬扰衢巷,烟火暖榆柳。祀灶须白饧,馈岁贵黄韭。提携前村稚,伛偻东家叟。暖帽宽布裘,跨驴越陇亩。长者引我前,少者逐我后。最幼不能行,佃客强之负。出门眺平野,残雪耀林薮
临水 临水而独立,水面平静,无声无息。 我不再羡慕鱼儿的游弋,只欣赏那清澄的水波。 阳光照耀着清澈的天空,林木在秋风中摇曳生姿。 岁月渐行渐远,不可阻挡地流逝,悄然间触动了肌肤和骨骼。 年华似水一去不复返,壮志未酬已成空叹息。 陈迹如山日积月累,百感交集涌上心头无法言喻。 谁能理解我的苦衷?唯有大海能与我共鸣。 怀念我们共同的誓言,弟弟在边城坚守岗位。 译文 站在水边静立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早年逢时令,兴趣偏豪狂。 - 年轻时喜欢追求时代潮流和激情。 2. 衰年逢时令,中情多感伤。 -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时代的适应感到更多的悲伤和失落。 3. 当此摇落辰,惨淡白日光。 - 此时正值秋天,阳光变得暗淡,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4. 仰听哀鸿叫,俯视篱菊黄。 - 抬头听到乌鸦的叫声,低头看到篱笆上的菊花盛开。 5. 欲命樽酒酬,亲爱半凋亡。 - 想要举杯庆祝
早春病后,闲步至天风埠,坐石桥上,见南去诸山,寄山中人 注释:春天刚过,我病后闲暇地漫步到天风埠,坐在石头桥上,看到了向南而去的群山。 村边一闲立,仰爱春日暖。 注释:站在村庄边上,我悠闲地站立着,仰头欣赏那温暖的春日阳光。 信步过东溪,行行不觉远。 遂至南埠下,小憩石桥版。 注释:随意漫步走过东边的溪流,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得很远。最终来到了南边的埠下,在石头桥上稍作休息。 积幽雪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