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词作。全词上阕写上元之夜的热闹景象,下阕抒发感慨。 上阕写上元之夜的热闹景象。酒屠苏,花彩胜:指节日里饮用屠苏酒,欣赏鲜花盛开。转眼上元近:转眼间就到了元宵节了。箫鼓金阊:金阊门,苏州的城门,此泛指繁华闹市。灯月乱人影:灯光和月光交织,照映着人影。更谁切韭羹:更加让人想起吃韭菜饼的情景。分柑打马:分柑,即品尝水果。打马,即骑马。只此院、凤闲蛾静:只有这座院子里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作品,名为《祝英台近 二十四阕 其三 并序》。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笋登盘,樱结社。” 笋:竹笋,这里指春天的竹笋。 盘:盘子,这里指宴席。 樱:樱桃,一种水果。 结社:举行聚会。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笋刚刚长出,樱桃已经成熟,人们纷纷举办宴会庆祝春天的到来。 第二句:“金犊喜传驾。” 金犊:金牛,这里指宴会上的快乐气氛。 喜传驾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祝英台近 二十四阕 其一 并序》。 诗句释义: - 苦销魂:形容痛苦和悲伤到极点。 - 甘落魄:形容心情低落,意志消沉。 - 骚怨:指屈原的《离骚》中的哀怨情绪。 - 湘橐:指楚国诗人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描述的湘水女神,也指湘水。 - 春茜剪衫薄:形容春天里穿着轻薄的春衫。 - 贴梗棠嫣、含梢蔻媚:指的是海棠花盛开时的美景。 - 忍飘泊:形容忍受孤独漂泊的生活。
雨初梅,风晚楝。 春末夏初时节,细雨纷飞,晚风吹过楝树。 画帐中的女子,约略可以看见她一半的影子。 惹人恼的是东边水阁,帘子轻轻挡住梧桐的一面。 渐渐知道她心中有所怨。 不时地倦怠绣花的妆饰,随意打发时间来寻找消遣。 檀木制成的尺八乐器,手指灵巧地按弦都演奏一遍。 只听得琵琶声声,小童们报信说客人们来了,却不再耐烦皱眉心惊。 注释: 1. 雨初梅,风晚楝:形容春天末和夏天初的景色
【解析】 “弱柳写清照”是全词的首句,点出此词的主旨为咏柳。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柳树比作美女,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柳树婀娜多姿的风姿。“弱”字写出了柳的柔美;“写”字表明作者对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要挽郎心”,即想留住你的心思。这里指作者想要留住对方的心。“出格作风调”,“格”字在此处有超出、不落俗套之意,而“作风调”则指情调或风格。整句的意思是说:我想留住你的心,让你的心意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注释】 1. 漉(lù) 晶:水珠。 2. 分(fèn):分开。 3. 拭:擦。 4. 盏(zhǎn):酒杯。 5. 斟(zhēn):满,倒。 6. 隔:遮挡。 7. 帘漪:帘上的波纹。 8. 难为:很不容易。 9. 荔馆:荔枝架。 10. 猧(huán):猿猴。 11. 窣罗袖(sī luó shǒu):形容衣袖皱褶的样子。 12. 香汗如珠:汗珠儿像珍珠一样晶莹发亮。 13. 阑:同“栏”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祝英台近 二十四阕 其四》的第四阙。全词如下: 茗烟微,灯蕊烬。夜已四更定。不唤鸦鬟,罗荐自家整。趁他移过墙来,窗棂斜月,留一扇、翠微花影。 暗中听。听渠到院喃喃,细语半堪省。苦胆酸肠,也拌黑甜领。等闲睡足酴醾,日高未起,好谅取、向来多病。 注释: - 茗烟:茶烟,茶香。 - 灯蕊:油灯芯。 - 夜已四更定:夜晚已经过了四更(即深夜)。 - 不唤鸦鬟:不让丫鬟叫醒你
【诗句释义】 蝴蝶飞舞,鸟儿栖息在树上。花朵的雾气环绕着香气浓郁的花田。如此美好时光,怎能用金钱购买? 只有玉漏壶里的水声被听得一清二楚,银色的灯焰被点燃后又被吹灭,又辜负了连宵待月的心情。 恨谁能理解我的心情!他向我投来了嗔怪的三分,但爱意仍然十分浓烈,不忍心与他亲近,更记不起誓言还在耳边回荡。 倚着镜子慢慢地检查自己的梳妆,稍微修饰一下鬓发,但总不用淡色的脂粉和深色的胭脂
【注释】: (1)“袂朝”三句:指女子早晨添衣,晚上卸妆。 (2)倚栏:靠在栏杆上。乍:忽然。 (3)困暖:困倦而感到温暖。逢春:遇到春天。 (4)病雨又逢夏:又遇到夏天的风雨之患。 (5)甚时:什么时候。绿径:绿色的小路。 (6)红蘼(mí):一种红色的花。 (7)试缓缓:慢慢地。 (8)卿车侬马:你驾车、我骑马,指夫妻共同出游。 (9)杏都:即“杏苑”,古代指皇家园林。 (10)只留一味酸青
祝英台近 二十四阕 其六雨飘花,烟扑絮。小病乱春绪。 一束香桃,娇瘦腕难举。 那堪醒眼微开,瞥人一笑,又侧枕、朦胧眠去。 暂延伫。 陡闻鸡唱三声,栊影渐催曙。 钩起罗帏,刬袜下床步。 自言尽夜风颠,苍苔石角,须褪了、海棠多许。 注释:雨飘花,雨落在花瓣上,形成一片片的花雨。烟扑絮,烟雾笼罩着柳絮。小病乱春绪,小小的疾病扰乱了春天的情绪。一束香桃,用一束桃花来形容她的娇弱之美。娇瘦腕难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