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乌夜啼·山行 江头醉倒山公。月明中。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 溪欲转,山已断,两三松。一段可怜风月、欠诗翁。 注释: 1. 乌夜啼:一种古体诗的形式,通常以夜晚的鸟叫声为引子,表达诗人的情感。 2. 山行:在山间行走。 3. 江头醉倒山公:在江边醉酒后倒在山中,这里的“山公”可能是山中的隐士或道士。 4. 月明中:月光明亮的地方。 5. 记得昨宵归路:回想起昨夜回家的路。 6. 笑儿童
乌夜啼 径藓痕沿碧甃,檐花影压红阑。今年春事浑无几,游冶懒情悭。 旧梦莺莺沁水,新愁燕燕长干。重门十二帘休卷,三月尚春寒。 注释: 1. 乌夜啼:唐代教坊曲名。 2. 径藓痕沿碧甃:小径上的青苔沿着石砌的台阶。 3. 檐花影压红阑:屋檐的花影映照在红色的栏杆上。 4. 今年春事浑无几:今年的春天已经过去很多了。 5. 游冶懒情悭:游赏游玩的兴致已经减退。 6. 旧梦莺莺沁水:旧时的美好回忆中
【注释】夜夜:每夜,指每个夜晚。 未央:未尽的意思,指皇宫的庭院。 明月:明亮的月亮,借指月光。 飞霜:比喻皎洁的月光如冰霜。 吹笳(jiā):古代的一种乐器。征夫:远征在外的人。就寝:入睡。 宫筵(yí rén):皇宫中的宴会。列烛:排列着蜡烛。声满堂:音乐声音传遍整个厅堂。 赏析: 这首七绝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宫廷生活图景。诗中描写的是一个美丽的夜晚,月色明亮而寒冷,但宫中宴乐却热闹非凡,歌声
诗句释义与译文: 乌夜啼 - 在夜晚的乌鸦啼鸣声中,形容夜色深沉、环境寂静。 鸾镜愁添眉黛,罗裙瘦减腰肢。 鸾镜 - 指梳妆用的镜台,通常放在室内。 愁添眉黛 - 因忧愁而使得原本美丽的眉毛更显得愁苦。 罗裙瘦减腰肢 - 形容衣服因为消瘦而显得更为宽松,突出了身体的消瘦。 一回见了一回病,弹指误佳期。 一回 - 表示一次又一次的意思。 见一次病 - 每次见到都身体不适。 弹指误佳期 -
【解析】 此诗首句写景,“乌夜啼”的意象烘托出春将尽时的氛围;次句写人,“其三送春”点明题旨。第三句“休恨五更风”化用了李清照《声声慢》中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句,表达了词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奈与惋惜之情。第四句写花落,“絮点铺排绿水,红香收拾黄蜂”,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同时暗寓了词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最后一句
乌夜啼 红软榴花脸晕,绿愁杨柳眉疏。日长院宇闲消遣,荔子赌樗蒲。 莹雪凉衣乍浴,裁冰素扇新书。绣香熏被梅烟润,枕簟碧纱厨。 注释: 1. 红软榴花脸晕:形容石榴花鲜艳欲滴,像脸颊般红润。 2. 绿愁杨柳眉疏:形容柳条垂挂,如同忧愁的眉毛般稀疏。 3. 日长院宇闲消遣:指日子过得悠闲,没有什么事情要做,用来打发时间。 4. 荔子赌樗蒲:用荔枝来赌博,樗蒲是一种古代的赌博游戏。 5. 莹雪凉衣乍浴
乌夜啼桂花 乌夜啼桂花,西风先到岩扃。月笼明,金露啼珠滴碎,小银屏。 一颗颗,一星星。是秋情。香裂碧窗烟破,醉魂醒。 译文: 乌夜啼的桂花,在西风的吹拂下飘落,落在了山间的石门上。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仿佛把整个屋子照得明亮如昼。那点点的桂花像雨点一样落在窗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如同珍珠被滴碎一般。 那些桂花就像是小小的银色屏风,它们静静地挂在窗户上,散发着幽幽的香气
【注释】 乌夜啼:词牌名。赵三畏是南宋时人,曾官建昌军通判,他曾任临江军司户参军,后因事谪居建昌。建昌在今天的江西省。 海棠:即“贴梗海棠”,又名“断肠花”。相传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宫中赏花,见其花枝横空倒挂,犹如贵妃的秀发,遂命宫女们将这种花移植于御花园中,以供观赏。 【赏析】 《乌夜啼·醉痕深晕潮红》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春日海棠,下片写暮春之景
乌夜啼 剪胜迎春后,和风入律频催。前回下叶飞霜处,红绽一枝梅。 正遇时调玉烛,须添酒满金杯。寻芳伴侣休闲过,排日有花开。 注释解释: - 乌夜啼:一种古代诗歌形式的名称,通常用于表达对春天的赞美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剪胜迎春后:用剪刀剪去旧的植物枝条,迎接春天的到来。 - 和风入律频催:温暖的春风像有规律的节奏一样吹拂着大地。 - 前回下叶飞霜处,红绽一枝梅:在寒冷的冬天里
【注释】: 汝琴莫作归凤鸣,汝曲莫裁白鹤怨。 明珠破璧挂高城,上有乌啼人不见。 堂中蜡炬红生花,门前绀幰七香车。 博山夜长香烬冷,悠悠荡子留倡家。 妾机尚馀数梭锦,织恨传情还未忍。 城乌为我尽情啼,知道单栖泪盈枕。 【译文】: 你弹奏的琴不要像归去的凤凰那样鸣唱;你的曲子不要裁出白鹤那样的哀怨。 明珠破碎了挂在高高的城墙上,上面住着乌鸦,但看不见人。 烛火摇曳,照亮了室内,映出了窗外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