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注释】①笼窗:用竹条或木条编成的小窗,用以挡风。②荡:风吹动。③葳蕤龠(yù ruò):一种乐器,形如笛子。④交:赠与,给予。⑤下:赠送。⑥交那得:赠与谁呢?⑦往:往哪里去。⑧赏析:此诗为作者对所赠之人的思念而作。诗人在夜晚听到邻家的歌声,感到十分欣喜。然而当夜深人静,又想起赠歌者,不知她在哪里。 笼窗窗不开,荡户户不动。 欢下葳蕤龠,交侬那得往。 【译文】 用竹条编织的窗门不打开
乌夜啼 巴陵三江口,芦荻齐如麻。 执手与欢别,痛切当奈何。 注释: ①乌夜啼:词牌名。②巴陵:今属湖南岳阳市。③三江:长江、湘江、醴陵江,合称三江口。④芦荻(dí):芦苇。⑤当:怎么。⑥奈何:怎么办?赏析: 《乌夜啼》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一首词。此词写别离之苦,情深意长,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全词以离别时所见景物为线索,通过“执手”和“痛切”来表现离别的痛苦心情
注释:乌鸦的幼崽好像想飞,飞啊飞啊各自离开。 它们离巢之后心不安,夜夜啼叫直到天明。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乌生喻人子,借乌鸦出巢、远飞不归的反常行为,比喻自己离家远行,思念亲人的情状,生动传神地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怀和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歌舞诸少年,娉婷无穜迹。 菖蒲花可怜,闻名不曾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歌舞少年的诗。诗人以菖蒲花来比喻这些歌舞少年,他们虽然长得非常漂亮,但却没有多少人认识他们。这首诗通过描绘歌舞少年的美丽形象和人们对他们的无知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批评
【注释】 1. 绿草庭中望明月,碧玉堂里对金铺。——在庭院里望着皎洁的明月,碧玉般清澈的月华照进明亮的厅堂。 2. 鸣弦捣捩发初异,挑琴欲吹众曲殊。——拨动琴弦弹奏出不同的旋律,挑选着各种乐曲来聆听。 3. 不疑三足朝含影,直言九子夜相呼。——夜晚时分,影子随着月光的移动而变化,就像三只小虫(指萤火虫)在一起闪烁,它们似乎互相呼唤,仿佛是三个孩子在玩耍;“九子”暗喻月亮上的九颗星,夜晚时
【注释】 乌夜啼:曲名。又名《秋夜月》《秋宵月下听琴》。唐教坊曲,后入大曲,用乐府《子夜四时歌》旧题。宋词多咏离情,如柳永、周邦彦。此词为写思妇闺中望郎不归的怨情。 笼窗:指纱窗。 不开:未开。 【译文】 纱窗外空空荡荡,没有一点动静。 深夜里,我听着蟋蟀声声地叫着,盼望着丈夫快快回来。 【赏析】 这是一首闺中思妇望夫归来之作。全词以“笼窗一不开”开头,起笔便渲染出一种空寂的氛围。紧接着
《乌夜啼》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 诗句释义: 桂树高悬在天空之中,风竿岂能低垂? 我独爱那明月夜晚,孤身飞翔却未能栖息。 虎贲将军谁能爱惜,御史大夫又怎能相携? 虽然它被纳入乐器的弦管中,但它终究是曲中之啼。 译文: 桂花树高挂在天空,风竿怎么敢低下呢? 我独自喜爱这明亮的月光,孤独地飞翔但还没停歇。 谁能看见虎贲将军,又谁能看见御史大夫呢? 虽然它被弹拨成音乐,但它还是只能在曲子里哀啼。
乌夜啼 促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 御史府中何处宿,洛阳城头那得栖。 弹琴蜀郡卓家女,织锦秦川窦氏妻。 讵不自惊长泪落,到头啼乌恒夜啼。 注释: - 促柱繁弦(pò zhù fán xián): 用急促的音调奏出繁复的乐章,形容曲调复杂。 - 《子夜》:一种曲子名,这里泛指音乐。 - 《前溪》:另一种曲子名,这里泛指音乐。 - 御史府中:官署里。 - 何处宿:在哪里住宿? -
乌夜啼 远望千里烟,隐当在欢家。 欲飞无两翅,当奈独思何。 注释: 1. “远望千里烟”:远处的景色被薄雾笼罩,看起来像烟雾一般。 2. “隐当在欢家”:隐逸之人似乎就在欢乐之地(即家园或自己家中)。 3. “欲飞无两翅”:想要飞翔却没有翅膀。 4. “当奈独思何”:面对孤独的思考该如何处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远离喧嚣、隐逸山林的画面
水边门掩重重。 海棠红。 不信者般颜色、堕西风。 相扶醉。 相偎睡。 意惺忪。 正好一镫私语、伴秋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