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廷华
【赏析】 《五集曹远老命题拈得清字儗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起意》是明代诗人徐渭的作品。此诗作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时作者因科场失利,心情郁闷,借以消愁解闷。 “围炉尝雪笋,燃炭炽山樱。”开篇即写冬日围炉取暖,品尝雪笋、山樱之乐。 “春酿甘醇酒,园蔬嗜菜羹。敲金音琐碎,戛玉响琮琤。”此句写春日宴饮,美酒佳肴,琴瑟和谐,声韵悠扬。 “诗品如人品,寒梅一样清。”此两句写诗如人品
【注释】 伊:他(指曹太) 模:这里指体裁。 大宾:大官。 首耆硕:首屈一指的贤者。 廉吏:廉洁的官员。 云鹤同埘𡏝:比喻曹太如同高飞的云鹤,与邻舍的鸡鸭同处一隅却互不相扰。 口碑:好的声誉或名誉。 载道:流传于世间。 佥:众人都。 【译文】 岁岁赏菊旧话重提,年年飞觞新吟不少。我尽力效仿先例稍有改变体裁,分赠高朋以表达我内心的敬意。十一首诗献给曹太,远在商山,他是一位长寿的老人,谁能比得上他
【注释】 消寒五集:指唐人张荐《朝野新声》中的“消寒集”,共五十首,每首都有题目。曹远老:即曹邺(?-785),字远叔,唐末诗人。清:清高之意。拟循旧例:意谓仿效古人的作风。分赠:分别赠送。二十三首:这里指二十五首诗,因为《二十四贤咏》中有二十四首,加上此诗,共二十五首。起意:即开端的意思。 【译文】 风雪交加使人疲于奔走,江山之间相送相迎。 叹息闻笛之声,慷慨抚摸秦筝。 蛮族和中原同是中华民族
消寒五集曹远老命题拈得清字儗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起意 翻译:在淞沪留居已久,归来之后感到十分高兴。 罗珍的仓廪富饶,积储的器物深广宏阔。 邀请朋友一起祝寿,一同浇灌一罂酒水。 鹧鸪鸟声再次响起,听到后觉得韵味清新。 注释: 1. 消寒五集 - 指的是一种冬季聚会的活动,人们在一起饮酒作乐来度过寒冷的季节。 2. 曹远老 - 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姓曹的老者。 3. 命题拈得清字 -
诗句翻译与赏析 第一首 孤怀陶靖节,高咏谢宣城。 儒行三才贯,诗篇七步成。 注释: - 孤怀:孤独的心怀。 - 陶靖节:指东晋诗人陶渊明,以高洁自守著称。 - 高咏:高声吟诵。 - 谢宣城:南朝诗人谢朓,以辞藻华美著称。 - 三才:《易经》中说“天地人”,这里指儒家思想。 - 七步诗:曹植的《七步诗》,言其幼年时因遭逢离乱而作。 赏析: 本首起句点出诗人的胸怀与所仰慕的古人相似
消寒五集曹远老命题拈得清字儗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起意 小学精研久,雠书眼独明。 心虚同竹素,颜晕似鲂赪。 秩秩声容显,粼粼石骨呈。 勤劳忘昼夜,摆脱万缘清。 注释: 1. 小学生精研久,雠书眼独明:指学生对学问的深入钻研,眼睛因为长时间看书而变得格外明亮。 2. 心虚同竹素:形容内心的空虚与纯洁,如同竹子一样直率、朴素。 3. 颜晕似鲂赪:面色红润如红色的鲂鱼(一种淡水鱼)
【注释】 消寒:指古代流行的冬日饮酒习俗。五集曹远老命题,即在五日之内由曹远老为作者出题。拈得清字,即取“清”字入诗。拟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是说仿照前人的做法,将二十四节气各赋一首诗。起意:即开篇之意。 【译文】 早春明霁色,晓日挂铜钲。 赠缟思联纻,投瑶合报琼。 问谁循旧制,有客贺新正。 为祝三星寿,天虚风物清。 【赏析】 此组诗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腊月
消寒五集曹远老命题拈得清字儗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起意 旧游嗟判襼,新雨快班荆。 服古研儒术,横经老笔耕。 缫丝抽乙乙,伐木响丁丁。 最爱题诗处,梅香雪后清。 注释: 1. 旧游嗟判襼:指与过去的朋友分别。2. 新雨快班荆:新的一场雨让道路变得平坦,可以骑马行走。3. 服古研儒术:学习古人的学问。4. 横经老笔耕:在书桌前用笔作画。5. 缫丝抽乙乙:形容声音清脆。6. 伐木响丁丁
消寒五集曹远老命题拈得清字儗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起意 报纸传鸿著,才名两耳盈(鸿著:比喻杰出的人才;盈:满。指作者才华横溢,名声很大)。 柔思侪道蕴(同仁们的思想都如道蕴一样博大精深):柔思:温和的思念;侪:同辈;道蕴:道德修养。 壮绩慕缇萦(壮绩:杰出的业绩;慕:仰慕;缇萦:汉朝女子,为赎父命,变卖头发,给皇帝当人质,后来被释放回家,改嫁为商人妇,不忘记自己的苦难):壮绩:杰出的业绩;缇萦
消寒五集曹远老命题拈得清字儗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起意 儗古鲍明远,吟梅宋广平。 骚坛推宿将,酒阵蓄奇兵。 畴和九皋鹤,同调百啭莺。 诗工书更胜,独得气之清。 注释: 1. 消寒五集曹远老命题拈得清字儗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起意:这是一首五言律诗,由曹远老人提出“拈得清字”这一题目,并遵循古代的惯例进行赋诗,共分赠二十三首。 2. 儗古鲍明远,吟梅宋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