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劳驰骤,江山互送迎。
咨嗟闻向笛,慷慨抚秦筝。
蛮触哀同种,鸿嗷悯庶氓。
感时频太息,诗思玉壶清。

【注释】

消寒五集:指唐人张荐《朝野新声》中的“消寒集”,共五十首,每首都有题目。曹远老:即曹邺(?-785),字远叔,唐末诗人。清:清高之意。拟循旧例:意谓仿效古人的作风。分赠:分别赠送。二十三首:这里指二十五首诗,因为《二十四贤咏》中有二十四首,加上此诗,共二十五首。起意:即开端的意思。

【译文】

风雪交加使人疲于奔走,江山之间相送相迎。

叹息闻笛之声,慷慨抚摸秦筝。

蛮族和中原同是中华民族,鸿雁哀鸣怜悯民众生灵。

感慨时局频频叹息,诗歌构思如同玉壶里的清水清明。

【赏析】

《感遇》组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组诗作品。此为第一首。这组诗共有24首,内容上多抒写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抒发其渴望建功立业、干一番事业的愿望,并以此寄托他的政治理想。全诗写得气势磅礴,笔力雄健。

开篇四句,诗人用风雪、江山、笛声与秦筝,构成一幅壮阔的图景。诗人以风雪、江山作背景,描绘出一幅动人心魄的壮丽画面,又以笛声和秦筝的凄婉之音,渲染了悲壮的气氛。诗人在描绘了壮阔的画面之后,又巧妙地将人物引入画中。“咨嗟闻向笛”一句,既写出了笛声的悠扬,又写出了听者因听到如此美妙的音乐而产生的感慨之情:“慷慨抚秦筝”,诗人以秦筝之音来衬托笛声之美,使读者如闻其乐,如见其人,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出诗人的豪情壮志。

接着两句“蛮触哀同种,鸿嗷悯庶氓”。意思是说,蛮族与中原一样同受苦难,鸿鹄鸟也怜悯民众生灵。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蛮”比作“同种”;将“鸿”比作“庶氓”,这样,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民族歧视的憎恨之情,而且突出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之心。

最后两句“感时频太息,诗思玉壶清”意思是说:感慨时局而频频叹息,诗歌构思就像玉壶里的清水一样清澈。诗人在这里将玉壶与诗歌相提并论,表现出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写壮阔的画面,抒发豪情壮志,表达对民族歧视的痛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高洁、坚毅、深沉、博大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