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作霖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感述效涪翁体:这句诗可能是对某人的赞美,模仿古人的风格或行为。"涪翁"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位著名人物,如诸葛亮等。通过模仿他们的行为或风格来表达敬意。 2. 少时好博情不专:"少时"指年轻时,"好博"即喜欢赌博或投机取巧。"情不专"意味着年轻时虽然兴趣广泛,但往往不能专注深入。这反映了一种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 3. 晚年学道忘蹄筌:"晚年"通常与成熟、稳重相关联
我昔泛棹游焦山,曾见杨公所遗之玉带。文襄谋略海内传,能途逆瑾功尤大。 注释:我过去乘船游览焦山,曾见到杨公所留下的玉带。文襄王的谋略在海内传播开来,他能平定逆瑾的功劳尤为显著。 译文:我过去乘船游览了焦山,曾经见过杨公留下的玉带。文襄王的谋略在海内传播开来,他平定逆瑾的功劳尤为显著。 赏析:诗中回忆作者在焦山时看到杨公留下的玉带的情景,以及文襄王在平定逆瑾时的大功。通过这些描述
【注释】 可园:指作者的居宅,位于苏州。新晴(xīn qíng):刚刚晴朗。东风:春风。作(zuò)雨:即下雨。清明节:我国古代在每年四月初五日(寒食节)或清明时节举行的节日。已:同“以”。何许:何处。摇绿竹相戛(jiá):摇曳着绿色的竹子相互碰击,声声入耳。戛(jiá):撞击。湿红花欲吐:湿漉漉的红色花朵像要吐露芳香一样。流莺涩(shè)亦语:流连忘返的黄莺(莺)也发出声音。涩:不流利、不顺畅
第一句,我现在已经衰老无用,但是一枝老笔仍然在飞翔。 第二句,建康的吉祥的瑞兆是赤乌年,《太玄经》的终篇出现了白凤。 第三句,还记得我曾经在科举场嬉游,后来的声望重于江乡。 他时要有人传播我的遗留的稿件,不要误到虞山拂水庄。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作。首联“我今衰朽百无用,一枝老笔犹飞动”,表达了自己已经衰老,无用,但一枝老笔却依旧在飞动。这既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自信
丁丑正月,我在刘恭甫家赠诗,希望以此留别。 六经厄秦火,汉儒勤考稽。司农集大成,胸次无町畦。后人训诂学,于兹得阶梯。君家富经术,世业承青藜。逮子复博洽,笺疏穷端倪。染翰为文章,笔力追昌黎。余事及诗赋,摆脱寻常蹊。鸾皇发清啸,不作寒蛩啼。我初识子时,介绍由璜溪。龙门同御李,一见深交缔。 注释: 1. 这首诗是丁丑正月在刘恭甫家所作,诗人表达了与刘恭甫告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2.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挑菜莫愁榭,采菱元武堤。 - "挑菜"指的是去摘菜,"莫愁"是古时对京城的称呼,"榭"是指楼台。"采菱"指的是采摘菱角。"元武堤"是南京的一个地名。 - 译文:我去了南京,在莫愁湖边的楼台上,去摘菱角。 2. 飞霞及灵谷,穷探仙佛栖。 - "飞霞"是指彩虹,"灵谷"是南京的一个地名。 - 译文:我去了南京,探索那美丽的灵谷山。 3. 觞咏乐复乐,唱和赋萚兮。 -
【注释】 放歌:《文选》卷四十九《七哀诗》之一李陵作有“去者日以远,坚强不可攀;来者吾不留,去住无所关。”句,此处用其意。 飒飒:形容风声。 明星:明亮的星星。 挂檐:屋檐上挂着的星宿。 轗轲:同“磕碰”,摩擦。 局天蹐地:形容处境艰难,行动不便。 忉忉(diāo):忧思深重的样子。 拔剑斫地:指杀身成仁的行为。 【译文】 寒风凛冽地吹破屋瓦,星光映照在屋檐如同一轮圆月。深夜里我忧愁难眠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诗的前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期望,后半部分则是诗人的自我抒发。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翻译: 放歌 虽然走不能追及奔马,力量也不能挽强弓。我一生揣摩五千卷书,像黄石公一样谋略深长。 料定天下事,屡屡出奇制胜,看贼伎俩,如同掌上之物。假如参谋帷幄之中,未必不成分寸之功。 况且一支琳瑀笔,飞书草檄颇自雄。哪像那些空谈有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全诗共四句,每一句的释义如下: 1. 放歌:指吟诵诗歌。 2. 读书不能救奇穷:读书并不能解决贫困问题。 3. 旁人劝我学老农:别人劝说我学习农业。 4. 识字不能免愁苦:即使有知识也不能完全避免痛苦。 5. 秉耒不知耘与耕:拿着农具不知道耕种和耕作。 6. 据算不知亏与盈:依靠计算也不知道盈亏。 7. 学农学贾皆无成:学习农业和商业都无法取得成功。 8.
【译文】 胭脂井吊张丽华 江南春夜花月冷,床底下军书报边情。 宾客欢宴未完,照镜见山河影。 台城古井苔花红,临春结绮楼都空。 王妃公主甘同梦,尘飞不到潜龙宫。 国家灭亡难以备牵羊礼,碧血凝膏谁来洗? 美人终究不负君,未与宣人晋王府。 【注释】 1. 胭脂井:指南朝梁武帝的宠妃张丽华被赐死于该井的史实。 2. 军书:即“军情奏”,指军队中的战报。 3. 狎客:泛指权贵之臣。 4. 结绮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