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飒飒吹屋破,明星挂檐如月大。中夜忧思不能卧,披衣独起挑镫坐。
丈夫岂合常穷饿,牢落风尘偏轗轲,局天蹐地愁无那。
愁无那,心忉忉。夜欲曙,鸡三号,拔剑斫地歌声高。

【注释】

放歌:《文选》卷四十九《七哀诗》之一李陵作有“去者日以远,坚强不可攀;来者吾不留,去住无所关。”句,此处用其意。

飒飒:形容风声。

明星:明亮的星星。

挂檐:屋檐上挂着的星宿。

轗轲:同“磕碰”,摩擦。

局天蹐地:形容处境艰难,行动不便。

忉忉(diāo):忧思深重的样子。

拔剑斫地:指杀身成仁的行为。

【译文】

寒风凛冽地吹破屋瓦,星光映照在屋檐如同一轮圆月。深夜里我忧愁难眠,披着衣服独自起床挑灯坐着。

我自问身为男子难道应该穷困饥饿,却偏偏在艰难困苦中挣扎不得。身处逆境心愁无比,痛苦无法排解。

痛苦无处诉说,内心忧虑重重,夜已将尽鸡鸣三遍。我拿起剑对着大地砍去歌声高唱。

【赏析】

此诗为作者被贬江陵时所作。诗人借咏叹自己遭际之不遇、志士之穷愁,抒写内心的忧愤不平。全诗情感真挚,风格悲壮沉郁。

首联:“寒风飒飒吹屋破,明星挂檐如月大。中夜忧思不能卧,披衣独起挑镫坐。” 开篇即描写了一幅清冷的冬夜图景,寒风呼啸,摧枯拉朽,吹落了破旧的屋瓦,而挂在屋檐上的明亮星星则仿佛是一轮明月,与前句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诗人孤独、凄凉的处境。诗人在深夜难以入眠,于是起身挑着油灯坐在屋内。这两句诗描绘出诗人孤苦凄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颔联:“丈夫岂合常穷饿,牢落风尘偏轗轲,局天蹐地愁无那。” 诗人在此抒发了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和愤怒。他认为作为一个有志之士,应该能够承受贫穷和困境,但现实中他却总是陷入穷途末路的境地,这种矛盾使得他深感痛苦和压抑。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自己比作被困在风尘中的鸟,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的无奈和辛酸。

颈联:“愁无那,心忉忉。夜欲曙,鸡三号,拔剑斫地歌声高。” 尾联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愤和绝望。他无法抑制内心的痛苦,于是拔剑砍向地面,发出了高亢的歌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誓死抗争的决心和勇气,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抗争到底的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遭遇的描绘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通过这样的艺术手法,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观点,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