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体物
【注释】蛮:指台湾。玲玲:形容雪花晶莹明亮的样子。彻(chè):通,贯穿。瑶圃:神话中神仙的花园,这里比喻高远的山巅。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台湾雪景的七言绝句,写景细腻、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首联“蛮岛亦飞雪,玲珑透玉壶”。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台湾岛比作一个美人,她不仅美丽而且聪明,能知寒暖。“飞雪”写出了台湾岛降雪的情况,“玲珑”形容雪花的洁白晶莹
【解析】 这是一首写喜雨的五言律诗。首联写云彩渐散,雨点降临的情景,颔联写农民盼雨如年,而诗人却为百姓着想;颈联写农民欢欣,诗人担忧;末联写田野上禾苗长势良好,一片丰收的景象。 【答案】 ①喜:喜悦 ②屯:浓密、聚集。 译文: 西边郊外隐隐可见层层乌云,慢慢消散天边。 想为百姓祈求一年的好收成,正好有一场及时雨归田里。 高兴得跟在别人后面走,忧愁应当先自思量。 试看那田间小路上,禾黍已经长得旺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诗》之一。下面我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和赏析: 一、诗句释义及翻译 1. 高岛看朝旭,天鸡未发声:在高耸的岛屿上观看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而天鸡尚未鸣叫(天鸡即报晓的公鸡)。 2. 却将身万里,常起自三更:虽然身处万里之外,但常常是从深夜开始起床,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3. 宇宙尚曚昧,扶桑已极明:整个宇宙仍然处于朦胧的状态,而东方的太阳已经非常明亮了。 4.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内容: 1. “社里朝朝出”, 描述的是妇女们每天早晨在社日时出去参与祭祀活动的情景。社日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节日,通常用来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这里的“朝朝出”强调了她们的频繁和规律性。 2. “同群担负行”, 此句表明这些妇女们一同肩扛着担子去参加祭祀活动。这里的“同群”指的是她们是一群一起行动的人,而“担负行”描述了她们携带物品行走的场景。 3. “野花头插满”,
翻译: 台湾八景之一,描述了台湾的景色。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渺渺烟波外 - 描述海的辽阔和平静。 2. 渔灯出远沙 - 渔民的渔灯在远处的海面上闪烁。 3. 如何天海畔 - 如何到达海边?这里可能是对地理位置的提问,也可能是表达对未知的好奇。 4. 亦自有人家 - 即使在这样的地方也能找到人类的痕迹。 5. 落影常骇鳄,当门不聚鸦 - 夜晚时,渔火的影子会吓走鳄鱼;门前不会聚集乌鸦
鹿耳雄天堑,寒潮拍拍来。 激涛翻白马,匝岸走春雷。 候月知宵涨,看波感后催。 谁能慕宗悫,万里驾风回。 赏析: 《台湾八景》是清代文人对台湾岛内胜景的描绘,其中包含玉山积雪、阿里山云海、双潭秋月等著名景色。这些景观不仅美丽壮观,还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后人研究和欣赏的对象。 “鹿耳雄天堑,寒潮拍拍来”描绘了鹿耳门海域辽阔的景象,寒潮来袭时波浪汹涌,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注释】 台:指台湾。 因:沿,沿着。观海:眺望大海。搆(gòu):建造。 远水:远望的海水。绿于萝:形容海水颜色翠绿,胜过绿色的草蔓。 浩渺:广阔无垠。心俱阔:心胸开阔。 澄清:清澈明净。志若何:志向怎样。 只疑:似乎。天是小:好像天空很小一样。 更觉:反而觉得。地无多:感觉大地很宽广。 白雉:白色的野鸡。梯航路:通往台湾的道路。 【赏析】 此诗为咏台湾的八景之一,诗人通过描写“台、海、山
十里平铺练,孤城落照边。 帆争云里鸟,人坐画中船。 浪撼鱼龙宅,盂悬上下天。 远沙渔火起,点点聚寒烟。 译文: 在台湾的海岸线上,有八处风景名胜各具特色。其中,十里平铺的沙滩如同一幅巨大的白绸,而那孤城则矗立在海角边。海面上的帆船争相飞驰,仿佛与天空中的鸟儿争抢着时间。人们坐在如画的船只上,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海浪拍打着礁石,使得水中的鱼儿和龙都显得格外生动。天空中
海外遥闻一岛孤,好风经宿到澎湖。 蛏含玉舌名西子,蚌吸冰轮养绿珠。 荡漾金波浮玳瑁,连环铁网出珊瑚。 登临试问沧桑客,犹有田横义士无
齐体物是清代诗人,号诚庵,满族人。他于清康熙丙辰年(1676)中进士,在康熙三十年(1691)由漳州海防同知调任台湾府海防捕盗同知。 齐体物不仅是一位进士,还是一位有着广泛文学创作才能的诗人。他的创作风格独特,擅长七言律诗和五言绝句。他的诗歌内容涉及自然景观、政治抱负、个人情感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国家、社会、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