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绅
让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诗句内容。 1. 南诏碑歌 - 这是一首关于南诏(唐代对云南地区的称呼)时期历史事件的诗。 2. 凤子大将有告身,赞普钟且改元志。 - “凤子”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大将”指的是当时的节度使,这里可能是指南诏的将领或官员,他们被授予官职或晋升。 - “赞普钟且改元志”指的是南诏国王或统治者更改年号,这通常意味着国家的重要政治事件或者更名。 3. 遂令李宓何履光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赠给董竹溪和王兰畹两位孝廉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第一、二句: - “王郎矫矫云中龙”:王兰畹如同云端中的神龙,英俊非凡。 - “当霄吐气飞白虹”:王兰畹的才华如同从天空中喷出的白虹般耀眼。 第三、四句: - “长安人海时自雄”:王兰畹在长安(今西安)的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出,自信而骄傲。 - “天下健者惟董公”:董竹溪是天下最杰出的人物。 第五、六句: -
【诗句】 南诏碑歌: 开元宰相魏公逝,金鉴千秋瓦砾视。天宝宰相杨国忠,不恤唐家帝业坠。御史太守皆重官,何况堂堂节度使。辨明贿入权门中,未夕龙光已立致。南边云下为荒陬,此辈安能万里寄。诛求法令交相加,如以饥狐饿虎喂。狼子在野心难驯,不德何鹿不走避。知古既绝姚隽朝,王煜亦贪蒙舍利。国小众分听指挥,以一并五制不易。可怜宗女归南蛮,龟兹乐部远颁赐。敬义未还虔陀张,上位贪淫太纵恣。饮鸩难酬君王恩
赎归引 出关何年无,入关亦时有。谁知七品郎官归,赎自两县百姓手。 注释:出关和入关,何时都有;谁知道一位七品县官的归乡呢?是百姓们用自己的钱赎回了。 官视百姓如仇仇,百姓视官岂父母。云何两县风气殊,谪戍其官引为咎。 注释:官吏对待百姓如同仇人,百姓看待官员难道是父母吗?为什么两县的风气截然不同,被谪戍的官员却认为是自己的过错? 或咀于社或祝神,或聚而哭或狂走。或欲慷慨三公陈,或欲匍匐九阍叩。
【注释】: 深闺儿女无所知,往事言之尚疾首。 自愧无德何以堪,作此诗焉志永久。——深闺中的姑娘们对此事毫无所知,但说起往事,她们仍感到十分痛心。我惭愧自己没有德行来赎还他们的家产,因此写了这首诗,以此志在永远记住这件事。 谁与两县新城曹,谁与赎者一穷叟。——是谁为两个县的新城百姓赎回了他们的家产,是谁为一个贫穷的人赎回了他的家产。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被官府强征充军的农民的诗歌
瞻杨升庵先生遗像题后(其一) 议礼何人集上台,东华哭罢极南来。 簪花拥妓神仙骨,纵酒狂歌宰相才。 生得中溪堪作主,死求太白可同埋。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大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旨在赞颂杨升庵先生的高尚品格及才华。全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杨升庵先生的风采与气质。特别是其对杨升庵先生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使人不禁为之感动。 诗的前两句“议礼何人集上台
诗句释义 1 城头看落日歌:在城墙上观赏夕阳。 2. 百雉:形容城墙很高。 3. 大如车轮:太阳的直径很大,仿佛车轮般巨大。 4. 去何疾:指太阳移动很快。 5. 须臾倒影失空青:太阳的倒影消失在空中,只剩下青色。 6. 勃郁紫光:强烈的紫色光芒。 7. 东南云气奇为峰,嵯峨陆离几千重:太阳从东南方升起,其周围的云彩奇特地形成山峰,有几千重。 8. 西北晴霞散成绮:太阳在西方落下时
南诏碑歌 南诏是唐代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位于今天的云南地区。这首诗是南诏时期一位官员的感慨之作。他回忆了南诏的兴衰过程,感叹其四十年的统治已经结束,并对此进行了评论。 译文: 南诏的灭亡真是可惜,短短四十年的时间就结束了它的统治。 在太和门外,我看到了那些被毁坏的古碑,想要抓住天威,却无法阻止历史的车轮前进。 皇帝需要有智慧和才能,而其他的人则通过计谋或者智谋来辅助国家。 在前有李泌后韦皋
【注释】 羽客:道士。 修一:人名。 山中猛虎:指道士。山中猛虎,形容其道术高深,能驱除猛虎。 爪牙利斧锧:形容其道术高深,能驱除猛虎。爪牙,指老虎的爪子和牙齿;锋利的斧子,形容其道术高深,能驱除猛虎。 洞底修蛇:指道士。修蛇,形容其道术高深,能驱除猛虎。 眼光照石室:形容其道术高深,能驱除猛虎。眼光,指明亮的眼睛;石室,形容其道术高深,能驱除猛虎。 土人经见惯:土人,指普通人;经见惯
【注释】 赠牟松岩主政: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赠给牟松岩的。牟松岩字松岩(1063-1128),北宋时为大理寺评事、尚书都官郎中。此诗是作者在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任知邓州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劝诫。 【译文】 巷子中有苔痕座上有灰尘,多情的人拄着手杖走过后,就与主人亲近起来。 众将善骂依名士,独以无争到古人。 花受风光原胜雨,山含秋意下如春。 龙门晋接今容易,从此交游日饮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