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礼何人集上台,东华哭罢极南来。
簪花拥妓神仙骨,纵酒狂歌宰相才。
生得中溪堪作主,死求太白可同埋。
先生自爱名山老,不是君王不放回。

瞻杨升庵先生遗像题后(其一)

议礼何人集上台,东华哭罢极南来。
簪花拥妓神仙骨,纵酒狂歌宰相才。
生得中溪堪作主,死求太白可同埋。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大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旨在赞颂杨升庵先生的高尚品格及才华。全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杨升庵先生的风采与气质。特别是其对杨升庵先生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使人不禁为之感动。

诗的前两句“议礼何人集上台,东华哭罢极南来”,以简洁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一幅盛大的场面:众多官员在东华门外聚集一堂讨论国家大事,杨升庵先生则在一旁哭泣,直至日落时分方才离去。这里的“议礼”可能是指朝廷中的某种重要事务或政治决策。而“哭罢极南来”则表明杨升庵先生悲痛欲绝,无法抑制内心的情绪,只能向南而行。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示了杨升庵先生对国事的执着和悲痛,也暗示了他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官场的复杂和紧张,以及杨升庵先生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二句“簪花拥妓神仙骨,纵酒狂歌宰相才”,进一步描绘了杨升庵先生的个性和才能。这里通过“簪花拥妓”这一形象,描绘出杨升庵先生生活奢华、风度翩翩的形象;而“神仙骨”则暗示他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和修养。同时,“纵酒狂歌”则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一面,既有诗人的浪漫情怀,又不失政治家的沉稳。最后,“宰相才”则是对他才华横溢的高度赞扬,说明他不仅具备卓越的智慧,还具备出色的领导能力和政治远见。

第三句“生得中溪堪作主,死求太白可同埋”则表达了诗人对杨升庵先生生死观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杨升庵先生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仍值得后人传颂。这种生死观既体现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怀念,也表达了他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永恒价值的尊重。

第四句“先生自爱名山老,不是君王不放回”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这里通过“自爱名山老”这一形象,强调了杨升庵先生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他认为只有远离尘嚣,才能更好地思考和反思人生,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而“不是君王不放回”则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反感。他认为真正的自由不是被君王所控制和驱使,而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和发展。

这首诗通过对杨升庵先生一生的回顾和评价,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卓越才能和独特人生观。这不仅让人们更加了解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生命价值和人生目标的重要参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