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
【注释】 ①雨中花:词牌名,又名“雨中花慢”“雨中花令”。双调,七十八字。②廉纤雨:小雨。③乌皮:指黑漆的家具。④短句:小诗。 译文 前夜残灯薄雾笼罩着庭院,庭院里燕燕莺莺无数。人们联袂而来,香炉旁箫声悠扬,几阵细雨飘洒在庭院中。 倚靠在乌木的桌案上吟咏短诗,烛光摇曳人影依旧。看着眼前有限的风光,心中却涌起了无尽的春情;但春天的思绪又怎能在闲窗暮色中分清呢? 赏析: 《雨中花》是一首咏物词
太液池边荷花盛开,宫女们欢聚一堂。 宫中的嫔妃们穿着华丽的衣裳,翩翩起舞如云霞飘动。 宫女们化成了仙女,与荷花相映生辉。 她们在荷塘中轻盈地行走,宛如凌波仙子一般。 自从宫女们离开了池塘,荷花就无人欣赏了。 月亮明亮时,荷花也显得寂寞难耐。 怨声四起,烟雾弥漫,残萤飞舞在水面之上, 使得荷花更加凄凉,仿佛来到了临平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雨中荷花生日宴饮情景的诗。全诗以荷花为题
【解析】 “丝丝香雨催侬去”一句写花,“催”字暗示着花有意挽留人,又暗合了上句的“催”;“依依人柳留侬住”,写人,“柳”指柳树。这句写的是诗人在柳树下留连的情景,“留”字点出了柳树对行人的依恋之情。两句诗中,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桃花和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惆怅。“住也无聊,去还有恨,去住浑无据”一句,诗人由柳树依依不舍地挽留,而产生“住也无聊,去也有恨”的感慨
【诗句释义】 一架红篝凉似水。相偎靠、玲珑莫比。斑竹无尘,疏篁偏瘦,小鸭中间睡。 - 红篝:指红色的蚊帐或者纱帐。也形容红色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清凉感觉。 - 玲珑:形容事物精致、精巧。这里形容蚊帐的精致和美丽。 - 斑竹:竹子上的斑点。 - 无尘:没有灰尘。 - 疏篁:稀疏的竹子。 - 小鸭中间睡:形容蚊子在竹间休息的样子。 【译文】: 一座红色的蚊帐让人感到凉爽,就像水一样
满径芙蓉红如晕。更交映、桂芳菊润。听幽砌蛩吟,疏林蝉噪,惹起清秋恨。 每叹流光容易尽。记七夕、鹊桥渡稳。早过了中秋,疏风斜雨,又是重阳近。 注释: ①满径:布满小道的路径。芙蓉:荷花。晕:花苞初绽的颜色。 ②更:还。桂芳:桂花的香气。菊润:菊花的露水。 ③清秋恨:因秋天到来而引起的愁苦之感。 ④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牛郎织女一年相会的日子。鹊桥:传说中的鹊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渡:渡过。
【注释】 1. 泠泠:清冷。指江水清澈,声音清越。 2. 几多:多少。 3. 英杰:杰出的人物。 4. 如今:现在。 5. 怒浪:汹涌的波浪。 6. 当头:正对头顶。 7. 俯首:低头。 8. 热酒:烈酒。 9. 英雄血:指壮烈牺牲的血。 【赏析】 此词为作者怀古之作。全词以“送英”始,以“洒血”终。上片写送别英杰,下片写英雄血溅长江。起首二句写英杰辈出,而如今英雄已尽。三、四句写英杰之辈已尽
【解析】 此诗为咏物诗,写的是作者雨中赏花的情境。首句“风雨清明未到”交代了天气情况;第二句“早见梨花开了”点出了时令,说明此时正值梨花盛开时节;第三句“斗酒初携,漫听莺语”,描写了作者在雨中赏花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第四句“试把花枝斜插好”,写诗人将花枝斜插在发髻上,以作纪念;最后两句“纵月黑天昏,累累满树,堪作珠光照”,写诗人在黑暗中依然能见到满树的花朵,就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
【注释】 国色无双:指牡丹花。妖冶:妖艳。欢赏:欣赏、观赏。新夏:初夏时节。绛蜡:红烛。锦帏:华美的帐幕。妆未卸:指月色照在花朵上,好像还没有卸去化妆一般。看影弄瑶台:形容牡丹花的枝叶婆娑多姿,仿佛是仙女在玩着瑶台玉镜。歌翻翠袖:指歌声如翠袖般飘逸。醉倚沉香夜:指陶醉在浓郁的香气之中。 【赏析】 《雨中花·灯下观牡丹》是北宋词人张先创作的一首咏物词。该词上片写牡丹花盛开,以花喻人,极言其艳丽
【注释】 淅淅:形容风声。 窗上纸:指糊着窗户的纸。 枕边:指睡觉时枕头旁边。 漏未歇:指夜深了,漏壶的水还没停。 【赏析】 《雨中花·客夜不寐》是宋代词人张先的作品。上片描写羁旅思归的情状和环境;下片则写因思乡而失眠,听马嘶鸡唱晓的情景。全词以景起,以情景交融的方式表现羁旅之情,构思新颖,语言优美。 淅淅风吹窗上纸 淅淅:象声词,形容风雨声。 窗上纸:指糊有纸的窗户上的纸被风雨吹动的声音。
注释: 谁倚江楼横玉笛。直吹到、梦寒香寂。更青凤啼空,翠虬舞夜,不管琼魂泣。 印水颦妆怜独立。破一段、湘天愁碧。纸帐云低,茸窗月小,有个人相忆。 【赏析】: 此词上片写梅花盛开时,故人寄来书信的情景。下片以湘妃泪染斑竹的故事为喻,抒写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全词以景托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