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旻
【注释】 净土故乡嗟乍别。天涯流浪经时节。老去染沾眉鬓雪。思归切。闻声愿寄辽天月。 念念时时修净业。临终佛定来迎接。有誓表为诚实说。广长舌。三千遍覆红莲叶。 【赏析】 《渔家傲·其二》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一篇词作。此词上阕写自己漂泊天涯,怀念家乡,思念故乡亲人;下阕写自己发愿修行佛法,以期早日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和对佛法修为的坚定信念。 “净土故乡嗟乍别”
【注释】 托:托付。毫相:即毫末相,佛教语,指人的身体。法音:佛家语,佛法的音声。金台客:指僧人。劫数:佛教语,指劫运或因缘。华:花。心性:性情、性格。 【赏析】 《渔家傲》是宋代张炎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阕写诗人对佛理的领悟,下片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全词语言简练,意境高远,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及对佛法的参悟和对世事的豁达胸襟。 “一点神魂初托魄”。首句点明题旨
【诗词】 渔家傲 · 其二 善导可嗟今已往。化来老少皆归向。佛念一声分一镪。声才响。一声一佛虚空上。 八万四千奇妙相。光明寿命皆无量。金色臂垂千万丈。鹅王掌。誓来迎接归安养。 【注释】 1. 善导:唐代高僧、诗人赵抃,字几道,号灵珠子、灵珠老人、灵珠道者,人称“三教九流之师”。他精通经论,著有《赵城金藏》。此诗为他的一首佛教赞歌。 2. 可嗟:感叹词。 3. 今已往:已经过去。 4. 化:教化
【注释】 西土:指西方净土。纹成,即“文殊成道”,谓文殊菩萨得道。东土:指东方净土。坏:毁坏。星飞:佛经中指佛光从天而降。千华界:佛教语,指十方世界。无遮碍:佛教语,谓没有障碍。乐邦:佛教语,指快乐国土。同居内:佛教语,谓共住一处。八德:佛教语,指“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和“与、欲、念、定”四心。华:佛教语,指莲花。又大:佛教语,谓莲花庄严广大。跏趺端坐莲华载:佛教语,谓盘膝正坐时
【注释】: ①三十六般包一袋:指古代的兵器。三十六般是指古代的兵种。 ②脓囊臭秽犹贪爱:意思是说,即使身体腐烂、恶臭难闻,却仍然喜欢这种滋味。 ③蜣(qiāng)螂推粪块:即屎壳郎,一种生活在地下的动物。 ④无停待:形容不断重复。 ⑤尘中:指人间。 ⑥坚心:指坚定的决心。 ⑦重悔:深刻的后悔。 ⑧拘:拘泥,束缚。 ⑨恶逆:邪恶的人。 ⑩魁脍:即魁星,科举时代的吉祥物,象征文才。这里比喻为官者。
注释: 1. 富贵经中谈净域:在《华严经》中,净界是佛教用语,指清净无染的境界。这里指的是修行者追求的清净世界。 2. 赤珠玛瑙为严饰:用赤珠玛瑙作为庄严,这里的赤珠玛瑙是比喻,指珍贵的物品,用来装饰自己。 3. 彼土众生当晓色:在彼处的人应该理解黎明的意义。 4. 擎衣裓(fú):穿着衣服。 5. 妙华供养他方佛:用美妙的花来供养他处的佛陀。 6. 稚小嬉游随没溺:年幼的孩子嬉戏玩耍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禅理的领悟和追求的诗作。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 休纵心猿驰意马。牢将系念绳头把。说破十疑因智者。争传写。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休纵心猿驰意马。(停止放纵你的心猿意马,即不要放纵自己的情感和欲望) 2. 牢将系念绳头把。(牢牢抓住心中的牵挂,就像系在绳索上的小绳子一样) 3. 说破十疑因智者。(通过智慧来说破所有的疑惑) 4. 争传写。(争相传播,书写)
《渔家傲·其二》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将逐一解读这首诗的每句含义以及整体的主题赏析: - 诗句释义 1. 清净乐邦吾本郡 “清净乐邦”指的是一个清静而快乐的地方,“吾本郡”则表明这是作者的家乡。 2. 娑婆流浪因贪吝 “娑婆”在佛教中指世间,这里泛指人间,“流浪”暗示着无定所,“贪吝”表示贪婪和吝啬。两句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在外漂泊,因贪念而不得安宁。 3.
【注释】 万事到头无益已。 寻思只有修行是:万事,万物;无益已,没有什么意义了;寻思(思考),只有修行才是正道。 若送此心游宝地。 送,赠送;此心,指修行之心;宝地,净土;宝地是指修行成佛的净土。 还容易。 容易,容易得到的意思。 坐观落日当西坠。 坐观,端坐观察;落日,夕阳西下;当,将要;西坠,夕阳落下;落日,太阳落山;当西坠,即将坠落。 万顷红光归眼际。 万顷,形容广阔的湖面,无边无际;红光
【诗句释义】 西望乐邦云杳隔:遥望着西边的乐国,云雾弥漫。 一钩新月弯弯白:一轮弯弯的新月如钩。 意欲往生何计策:心想去生西方极乐世界,却不知如何安排? 劳魂魄:烦恼困扰着灵魂。 弥陀一念声千百:佛祖一声“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能延续千万年。 金殿玉楼为屋宅:华丽的宫殿如同屋舍般庄严。 七重行树强松柏:七层台阶上栽满了松树和柏树。 华里托生非血脉:在华丽的庭院中投胎,并非出自血缘关系。 真高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