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理解其意境,最后分析作者的情感。本诗是一首词,词中写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全篇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芳堤春絮老,今张绪、只与六朝同。”这两句的意思是芳草萋萋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大江流日夜,寒潮急、寂寞打空城。” - 这句描绘了长江的永恒与寒冷的潮流,以及一座空城的孤独。 - 注释:长江如巨龙般流经日夜,而寒潮带来的冷冽让这座空城更加显得寂寞。 - 赏析:通过对比长江的永恒和空城的寂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及个人孤独感。 2. “想玉树曲终,梁尘争落,金钗垂后,斜月低横。” - 描述了音乐停止后的凄凉景象,以及夜晚月光下的静谧。 - 注释
诗句释义: 城南泥水路,蒹葭满、白露晓苍苍。想茅屋数间,中央宛在,青蓑箬笠,何处鸣榔。渔歌发、斜风杨柳岸,细雨薜萝墙。鹭立晚汀,点开波面,鸦翻乱叶,界破残阳。 译文: 在城南的泥泞水路上,芦苇丛生,白露时节早晨显得格外苍凉。想象着我那几间破旧但充满生活气息的茅草屋,就在这中央静静矗立着。我头戴青草编成帽子,穿着用荷叶做的斗笠,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听到船工们悠扬的打鱼声。微风拂过,杨柳随风摇曳
【注释】胥门:即胥门山,在苏州东北。落日:落日余晖。软、人立小斜廊:东风轻拂,人在斜廊中站立。越女:美女,这里指姑苏台上的美女。靓妆:盛妆。舞停歌罢:歌舞结束。捧心无赖:形容女子娇柔作态的样子,“抱肚”也作“捧心”。展转回肠:形容内心的痛苦和纠结。 难重问、钱江烟水白,槜李阵云黄:难以再问那钱塘江上的烟雾缭绕、江面宽阔,以及那杨州城旁的阵云黄。歌吹:指歌声与鼓声。海中:海上。槜李:古地名
【注释】 开草昧:开辟草昧之时。草昧,草创,比喻混乱、无秩序的状态。 山衣锦:穿锦绣衣服的山野隐士。 五季:五代十国时期的五个朝代。 玉册金泥:用玉做的文书和金印。 惊回首:突然回头一看。西陵烟月淡:西陵山峦上的烟雾缭绕,月光也显得朦胧。 葛岭断霞飞:指杭州城外的葛岭山上,夕阳西下时云霞满天。 三竺六桥:指杭州西湖中的三座佛寺和六座桥梁,泛指西湖景色。 和靖:宋代著名僧人慧理,字觉范,号懒拙老人
风流子·京口怀古 三山围铁瓮。孙郎后、今古几英雄。忆北府参军,寄奴王者,金戈铁马,横据江东。凌歊上、歌风追汉帝,置酒宴群公。一代伟人,龙行虎步,十年征战,洛下关中。 只今凭吊处,佛狸祠下路,烟树冥蒙。为念寻常巷陌,社鼓连空。算碻磝战地,几多白骨,金焦名胜,两点青峰。惟见惊涛满眼,东去匆匆。 注释1:铁瓮:指镇江的北固山(金山),山上有铁瓮寺。 注释2:北府参军:三国时孙坚曾为吴郡太守
风流子·南徐春暮,程昆仑别驾招饮南郊外园亭,同方尔止、孙豹人、谈长益、邹程村、何雍南、程千一赋 来时寒食近,且近耳,讵料竟残春。正仆本多愁,何妨作达,官如不醉,遮莫伤神。见此际、酒旗斜唤客,榆叶弱萦人。燕子风前,是何言语,柳条烟里,别样腰身。 注释:此时正值寒食节临近,你却突然来访,我简直不敢相信春天竟然已经快要结束了。我本来就有许多忧愁,何必还要追求快乐呢?如果官运亨通,自然不会感到烦恼
【诗词名句】 携手竹篱茅舍。蓦地玉梅妆榭。矜素靥,酌流霞,一笑好春无价。 嘶马。归也。惊了画罗裙衩。 【注释】 (1)竹篱茅舍:指简陋的住所。 (2)婀娜多姿:形容女子体态柔美、轻盈妩媚的姿态。 (3)矜:夸耀。 (4)笑春无价:春天的美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5)罗裙:一种用丝织品制作的裙子,这里指女子的裙子。 (6)嘶马:骑马的声音。 【赏析】 《风流子·同六禾北郭探梅
【注释】 席上:泛指宴会场所。 得:被 云影细沉,脂檀微辨:云影子轻轻的落在身上,檀香的味道也隐约可闻。 风丝轻贴,绛白相将:风吹过,轻轻地贴着脸颊、嘴唇,红色的腮红与白色的唇膏相映生辉。 曾赊取、酒城天不晓:曾经在酒馆喝酒到夜幕降临,那时天色已经暗下来。 词阵字俱双:在宴会上,我吟诵的词和写的字都成双对。 末利:女子发髻上的装饰物,即发簪。 晚髻:晚上梳妆的发髻。 夫容霞缬
【注释】 彩缯:彩色丝帛。 画中形现:指在画中出现。 蘅芜:草名,这里指女子。 重携手:再次牵起她的手。 翠钿:镶嵌有翠鸟羽毛的首饰。 一尺柳丝,瘦来有几:意思是柳枝纤细,瘦得只剩下几根,形容女子的身材。 两痕山影,淡了还曾:意思是山的影子只有两道痕迹,虽然已经淡去,但还是曾经存在。 谢天公:对天的感谢。 花神:花的精灵,这里是比喻女子的芳魂。 许结:允许相会。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