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流日夜,寒潮急、寂寞打空城。想玉树曲终,梁尘争落,金钗垂后,斜月低横。如今但、荒台存瓦砾,废殿走鼯鼪。桃叶渡头,半篙春水,莫愁湖畔,一片秋声。
南唐成往事,摄山看断碣,梦里三生。千载澄心堂纸,拨灯书名。叹衣冠王谢,高低禾黍,文章庾鲍,冷落沙汀。依旧龙蟠虎踞,渺渺峰青。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大江流日夜,寒潮急、寂寞打空城。”
- 这句描绘了长江的永恒与寒冷的潮流,以及一座空城的孤独。
- 注释:长江如巨龙般流经日夜,而寒潮带来的冷冽让这座空城更加显得寂寞。
- 赏析:通过对比长江的永恒和空城的寂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及个人孤独感。
- “想玉树曲终,梁尘争落,金钗垂后,斜月低横。”
- 描述了音乐停止后的凄凉景象,以及夜晚月光下的静谧。
- 注释:想象中音乐结束之后的场景,梁上的尘土纷纷落下,金钗在月色下显得格外醒目。
- 赏析:通过对古代乐器“玉树”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文化与艺术的消逝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 “如今但、荒台存瓦砾,废殿走鼯鼪。”
- 指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废墟和野生动物。
- 注释:现在的荒台上只留下瓦砾,废殿里则传来鼯鼪(一种动物)的叫声。
- 赏析:反映了历史的兴衰更替,以及对过去辉煌不再的哀叹。
- “桃叶渡头,半篙春水,莫愁湖畔,一片秋声。”
- 描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春天的河流和秋天的萧瑟氛围。
- 注释:在桃叶渡头,只有半篙的春水潺潺流动;莫愁湖畔,一片秋声伴随着湖水的涟漪。
- 赏析: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 “南唐成往事,摄山看断碣,梦里三生。”
- 回忆了历史上南唐的兴败,并对古迹进行了遐想。
- 注释:南唐的历史已成为过去,站在摄山前只能看到断碣残壁。在梦中,仿佛回到了那三个生生世世的往昔。
- 赏析: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向往。
- “千载澄心堂纸,拨灯书名。”
- 描述了书房内的历史文献和阅读时的宁静。
- 注释:书房中的纸张历经千年依旧洁白如新,夜晚借着灯光翻阅着书籍。
- 赏析:展现了对知识传承和文化积淀的重视,以及对历史长河中个体命运的沉思。
- “叹衣冠王谢,高低禾黍,文章庾鲍,冷落沙汀。”
- 感叹历史上文人墨客的风采,以及他们生前的荣耀与身后的寂寞。
- 注释:那些曾显赫一时的衣冠人物,现在只剩下高高的禾黍,而曾经的文章流传至今,庾亮、鲍照等人的作品依旧被人们传颂。
- 赏析:通过对古代文人的赞美与怀念,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逝去时代的追忆。
- “依旧龙蟠虎踞,渺渺峰青。”
- 描述了山脉依然雄伟壮观,山峰苍翠欲滴的景象。
- 注释:虽然朝代更迭,但山脉依旧像龙蟠虎踞一般雄壮,山峰的颜色也依然苍翠清新。
- 赏析: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变迁中坚韧不拔精神的肯定。
这首诗通过对金陵古城的历史遗迹、自然风光和文化传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通过对比古今、人与景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文化传承和个人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