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注释】 武陵春:即《武陵春·春晚书事》中的“春晚书事”。断鼻芒鞋:指道士的芒鞋。秋后扇:比喻秋天已至,凉风习习,人们穿起薄袖衣裤。此句是说,自己已经不象春天那样穿着单衣单裤了。侧卧香炉:形容人静坐的样子。没底铛:形容香炉里的火灭了,没有火焰了。更峥嵘(zhēng róng):更加高远、清奇。峥嵘:山势高而突兀,多用来形容山峰或建筑物等高大挺拔。 物只宜闲处顿:此物只有闲时才能放下它来欣赏。顿
【注释】 武陵春:《楚辞》中一篇,借游仙来抒写自己不愿仕进、欲隐山林的心情。 造物:指造化。这里指自然界。化成虚境界:指自然界的山水花鸟等景象都虚幻不实。境,境界。 人我是非丛:指人事是非纠葛纷繁复杂。是是非非(事或理),纷乱杂乱。 蛮触:指不同类的事物和不同的人。交侵:相互侵犯。用功:努力,奋斗。 方外酒:佛家称酒为"酒",这里指道家的酒。方外:佛家语。指在方寸之外。 两颊镇长红
【注释】: 幸遇真仙来海上,丹药肯长留。亘古灵方秘藏收。传与列仙俦。试贮金壶成酝酿,一饮醉千秋。海变桑田不举头。冷眼视蜉蝣。 武陵春 幸运地遇见真正的仙人来到海上,丹药不肯长时间留存。自古以来的良方秘藏都被收藏起来。传给神仙们一起享受。 试着把酒贮藏在金壶里,酿成了美酒,一饮而尽就能醉过千年。大海变成陆地,我却不抬头看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
【注释】 武陵春:词牌名。又名“渔歌”、“惜红衣”、“采莲回”。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五仄韵。 山鸟唤(huàn)人归意重:山中的鸟儿呼唤着人们回归故里,我思念家乡的情绪又加重了。 佳处:美好的住处或地方。 林泉:指山林泉水。 茅屋经营三两椽(chuán):茅草盖的屋子,只有两三间房。 据分不拈(niān)钱:据理而断,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万壑(hè)风鸣千嶂(zhàng)月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一叶梧桐窗外落”一句,写景,点明时令,暗示季节已进入深秋。金菊,指菊花。疏篱,是形容菊花盛开,颜色艳丽,香气浓郁。此句中以“梧桐”“金菊”为意象,描绘一幅秋日里庭院的清幽景色,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之情。 “策杖昂簪信步移”一句,写动作。“昂”,抬举,引申为高远、挺拔之意。“信步”,悠闲自得地漫步,随意而自然。“昂簪”,即昂首,表示一种高傲的姿态
注释:太上,指最高的道。混元,指宇宙的原始状态。真一气,指天地万物都由元气构成。莹净若琼琚,形容清澈纯净,如玉石一般。清腾,形容气势高远。卷舒,形容变化无常。明见有中无,形容洞察一切,洞悉真理。冷淡,形容冷静、淡泊。灵光空荡漾,形容精神空虚、迷茫。变现总无拘,形容变幻莫测。上下周流出六虚,形容天地万物的变化无穷无尽。一颗夜明珠,形容珍贵无比。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太上混元之气的诗歌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本题中,考生要注意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炼字等手法,同时还要注意诗歌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本诗是一首咏物词,作者通过写杨五生的外貌、行为,来表现他高洁的品质,以及与世隔绝的清幽境界,从而寄寓了作者自己超脱俗世的情怀。 首句“新岁才交生万物”交代时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以及重要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分析。 “处林泉别有酒,卯按篇章。”意思是:处在林泉之中别有一番风味的酒,卯时按着笔来写文章。“处”是动词,“别有酒”指别有风味、不同一般;“林泉别有酒”指在山水之间饮酒别具风味。“卯”是名词,“卯按篇章”指按时写作文章。这两句的意思是:处在林泉之中别有风味的酒
【注释】 ①武陵:地名,在今湖南省常德市。②载得全真:指道士张天师。③史哥:人名,这里泛指友人。④斧断迷津:比喻用斧劈开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使道路畅通无阻。⑤俱:都。⑥新:新鲜,新颖;一说“亲”,亲近、亲近的意思。⑦爵(jué):古时一种酒器,也指饮酒。⑧语:说。⑨津:渡口。⑩俱:全。 【译文】 武陵春 忆道友 业云涯外别有风景,曲江边春意正浓。日中无事却辛苦。 是人是鬼都不管,只愿与好友亲近
【注释】 武陵春:词牌名。又名《醉花阴》、《归去来》。双调六十七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平韵。前两句为过片。后三句为结句。此调为宋人自度曲,有“大石”、“正宫”两格。本首为“大石”格,即以“大石调”入声字押平韵。 道释儒:(道教、佛教和儒家)三种学说或宗教。 精气:指人的生命力。也指精神。 丹:道家炼制的丹药,这里指内丹,即修炼成仙的内丹,也可泛指修炼成的法宝。 衮上明堂:汉时皇帝祭祀天地于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