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鼻芒鞋秋后扇,不是背时行。侧卧香炉没底铛。着甚更峥嵘。
此物只宜闲处顿,相见各无情。莫怪凄然冷似冰。安稳过平生。
【注释】
武陵春:即《武陵春·春晚书事》中的“春晚书事”。断鼻芒鞋:指道士的芒鞋。秋后扇:比喻秋天已至,凉风习习,人们穿起薄袖衣裤。此句是说,自己已经不象春天那样穿着单衣单裤了。侧卧香炉:形容人静坐的样子。没底铛:形容香炉里的火灭了,没有火焰了。更峥嵘(zhēng róng):更加高远、清奇。峥嵘:山势高而突兀,多用来形容山峰或建筑物等高大挺拔。
物只宜闲处顿:此物只有闲时才能放下它来欣赏。顿:放下。相见各无情:与它相处的人都没有情感。各,代词。无情:指无情之物。莫怪凄然冷似冰:不要责怪它冷得好像一块寒冰似的,因为它是无情之物。安稳过平生:能够平静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赏析】
此词写对一种无情之物的感慨,以道士的行装比喻其无情,以香炉比喻其冷漠无情,抒发了作者在世道中无所依附、孤独寂寞的情感。
上片起二句,写自己已是不象春天一样穿着单衣单裤了。“秋后”二字,说明时间已经过了春天,天气转凉,人们开始穿上薄袖衣裤。这两句是说,自己已经不象春天那样穿着单衣单裤了。“不是背时行”,表明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追求时髦,而是选择隐居的生活道路了。
下片三、四句承上而来,描写自己与香炉的关系。香炉里的火已经熄灭了,没有火焰了,但自己仍然坐在那里静静地观赏着它。“着甚更峥嵘”,意思是说,自己为什么要更加高远、清奇呢?“侧卧香炉”,形象地写出了自己静坐的姿态,也表明自己并不想与香炉有所接触,因为香炉里没有火焰,所以也就没有气味。“着甚更峥嵘”,是说自己要更加高远、清奇,并不是真的要与香炉有什么关联,而是一种比喻之辞,意在强调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孤傲超脱的态度。“着甚更峥嵘”,是说要更加高远、清奇,并不是真的要与香炉有什么关联,而是一种比喻之辞,意在强调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孤傲超脱的态度。
过片五句,由前文所写香炉的冷漠无情而引出“此物只宜闲处顿”一句。这里的“此物”指的是道士用的芒鞋之类的物品。这些物品都是道士常用的,它们都带有一些象征意义。例如,芒鞋象征着隐逸的生活和远离尘嚣的精神境界,香炉象征着修行和悟道的境界等等。因此,这里的“此物”是指这些物品而言。“只宜闲处顿”,意思是说,这些物品只适合于安静的地方搁置着,而不是用来与人交往或陪伴人的。“相逢各无情”,意思是说,与其与它们打交道,还不如与它们保持距离,让它们各自去享受自己的宁静。“莫怪凄然冷似冰”,意思是说不要责怪它冷得好像一块寒冰似的,因为它们都是无情之物。最后一句“安稳过平生”,是说自己能够平静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不受世俗的影响。
整首词通过描述道士芒鞋和香炉等物品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厌倦和超脱,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同时,这首词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