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化成虚境界,人我是非丛。蛮触交侵各用功。都在梦魂中。
劝饮一杯方外酒,两颊镇长红。醉眼朦胧望碧空。着莫辨西东。
【注释】
武陵春:《楚辞》中一篇,借游仙来抒写自己不愿仕进、欲隐山林的心情。
造物:指造化。这里指自然界。化成虚境界:指自然界的山水花鸟等景象都虚幻不实。境,境界。
人我是非丛:指人事是非纠葛纷繁复杂。是是非非(事或理),纷乱杂乱。
蛮触:指不同类的事物和不同的人。交侵:相互侵犯。用功:努力,奋斗。
方外酒:佛家称酒为”酒”,这里指道家的酒。方外:佛家语。指在方寸之外。
两颊镇长红:指酒醉时脸颊红润。镇,总是。
莫辨西东:不要分辨东西南北。莫,不要。
赏析:
全词以梦游天界,醉卧花下为线索,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种种不满,渴望摆脱现实的束缚,超脱尘世的纷扰,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首句”造物化成虚境界,人我是非丛”,点明题旨所在。作者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人生就是一场大是非,而这一切又都在梦中。”造物”即自然万物,”化”即形成,”虚境界”即虚无缥缈的境界。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认识,也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诗人描绘了一幅梦幻般的景象:山峦起伏,水波荡漾,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自然景物都仿佛是幻化的一般,都是虚幻的,无一不是”造物”所化成。而人世间的是非纷争更是让人心烦意乱。
“劝饮一杯方外酒,两颊镇长红”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方外酒”指的是道家的酒,它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远离红尘的境界。而”两颊镇长红”则是说饮酒之后,脸颊总是红润。这既是对酒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
“醉眼朦胧望碧空”一句,描绘了诗人醉酒后的朦胧状态。他看着碧空之上的云彩,似乎看到了人生的真谛。然而,这种朦胧的感觉却让他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该如何是好。
最后一句”着莫辨西东”,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无论是清醒还是醉态,都无法分辨出东南西北的方向。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词通过描绘梦境中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向往。同时,它也揭示了人生的矛盾和困惑,让人深思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