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汝腾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饯新三衢牧常著郎”,意思是饯别新来的三衢县令,牧常著郎即牧着常。作者在送别时,有感而发,抒发了自己对新官的希望和祝愿。 第一句是诗人送别的起兴之词,“三衢”指浙江的上、中、下游。“牧常著郎”是说新任的三衢县令。“牧”,县尉;“常”,姓;“著”,任。“牧常著郎”四字,点出新官上任的职务及姓名。 第二句是说这位新官虽然才德平平,但只要他能够为官清廉,就足可以胜任这个官职
【注释】 登北苑焙呈高计使谢庾:登上北苑的茶焙献给高骈。北苑,唐代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所产茶的产地,以“北苑贡茶”闻名于世。焙,指茶焙,即茶叶加工制成的干制品。高计,指高骈,曾任荆南节度使。谢庾,指高骈幕下的诗人李中孚。谢,是谢他;庾,是庾他。皇华、经幄:均为古代皇帝出巡时所用。皇华,指使者所乘的马车;经幄,指天子所居之帐殿。 蜀浙当年贡亦劳:四川和浙江两地当年进贡也很辛苦。蜀,指四川;浙
【注释】 ①斯人:此人,指盛君时,盛之字。 ②皇皇:忧惧貌。 ③有索:有所索取,这里指求官。 ④落落:失意的样子。 ⑤学道:学道者,即道教之士。鱼千里:鱼,喻道士游方,谓道士行踪如鱼。 ⑥一丘:指隐遁之所。 ⑦幸哉:幸,庆幸;幸哉,幸而如此。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得知盛君时去世的消息后所作。盛君时,字子正,号南野,南宋诗人和学者。其生平事迹见《宋史》。此诗表达了作者对盛君时的怀念之情
【诗句解析】 1. 急雨收声霁景开,蓬仙岭客岛云来。 - 注释:在一场急雨之后,声音消失了,晴朗的景色也开启了。蓬莱仙人的岛上飘来了云雾。 - 赏析:诗人描述了雨过天晴后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2. 千丛撷秀牙铺雪,万臼研膏杵震雷。 - 注释:成千上万的花朵如同雪一样洁白,而臼中研磨出的膏就像雷鸣般震撼人心。 - 赏析: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花的洁白与膏的浓厚。 3.
【注释】 挽:赠别。端明:宋代文官的高级职称,相当于现在的部长。政须:一定要。清俭:清廉节俭。过者:经过的人。式:效法。 【赏析】 《挽竹湖李端明》是一首吊唁诗,诗人以“淡似香山老,臞于涑水翁”赞美了李端明的人品;“政须将及子,心孰不为公”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崇敬之情;“后进师清俭,前旒誉直空”赞颂了他的政绩;“墓陵手所筑,过者式高风”则表明了人们对他的景仰。
注释: 1. 玉柯仙管频念我:形容思念之情如同玉制的仙管一样,频繁地响起。 2. 大书束缣浓墨斑:指用厚重的笔墨书写的文字,显得庄重而深刻。 3. 寄情缥渺江海际:将情感寄托在遥远的地方,如江海般辽阔无边。 4. 匠语惨澹云烟间:形容语言或声音仿佛在云烟之间飘荡,给人以凄凉之感。 5. 燃藜太乙中夜照:点燃了藜草,照亮了太乙山中的夜晚。 6. 垂钓客星清昼闲:形容钓鱼者像天上的客星一样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西风催仕轫 - “西风”指秋季或秋天的风,通常与离别、思乡联系在一起。在这里,它可能象征着游历的开始和对即将到来的挑战的预感。“仕轫”指的是官员出行时的步伐,暗示着旅途的开始。 2. 比部得英曹 - “比部”可能是一个官职的名称,但在这里更有可能是指某个与选拔英才相关的机构。这里的“英曹”指的是才华出众的官员队伍。 3. 泽物官无小 - “泽物”指的是治理水土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李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趣饶伯舆来期 —— “趣饶”意为“充满趣味”,这里指诗歌中充满了诗意和趣味;“伯舆”是一个古人名,在这里可能是诗人自指或者借用他人名字;“来期”意为“期待的日子”。整句诗的意思是:等待伯舆的到来,充满趣味和期待。 忽得高贤讯,篝灯读数回。 —— “忽得”意为“突然得知”,“高贤”是指品德高尚的贤人,“讯”意为“消息”
注释: 饯用晦侄南安令:为侄子饯行,在南方担任县令。 作邑无他法,精神在拊摩:治理一个地方没有其他办法,关键是要用心去抚慰和引导百姓。 吏肥民必瘦,酒少饭宜多:如果官员们贪婪,那么百姓就会贫穷;如果饮酒不多,吃饭应该多吃。这句话表达了对官员贪污腐败的不满以及对百姓生活困苦的同情。 宁拙催科考,须知于蔿歌:宁可自己不聪明(拙劣),也要努力督促科举考试,要知道百姓的疾苦和欢乐
诗句释义 1 清苦推洪毅:这里的“清苦”指的是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而“推洪毅”可能是指推崇或实践一种坚忍不拔、刚毅有为的精神。洪毅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人名或者象征某种品质。 2. 人今合古求:“合古求”意味着追求古人的风范或学问。这里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学习的向往。 3. 道东吾所敬:这句话中的“道东”可能指代东方的文化或知识。而“吾所敬”则表示作者对此表示敬意。 4. 学北子为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