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清了
【注释】 运用:运用、应用。堂堂:大。本妙:本体,即佛性。鉴照:镜子。言:指言语文字。锋铓:比喻锐利,锋芒。个:代词,你。更:通“诚”,确实。 【赏析】 这首诗是颂扬佛性的,诗中说佛性“彻底不落镜照”就是佛性不落语言文字的束缚。所谓“彻底不落”,就是彻底地摆脱了一切外在事物的束缚。而佛性本身又是无孔不入的,无所不在的。因此,诗人用“言及尽锋铓”来形容佛性之锐利无比
【注释】 相逢相揖眼如眉:形容相见时非常亲密。相揖,拱手作揖。 百鸟衔花尚未归:比喻人离别后难以再会。 回首春风吹梦断,旧山云散月明时:意指作者在梦中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景物,但是故乡的景象已经改变,变得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分别后的心情。诗中“相逢相揖眼如眉,百鸟衔花尚未归”表达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离别时的不舍;“回首春风吹梦断
偈颂二十九首 其二十二 只这么,不要寻找,现成的堂堂忘记得失。 假设心通无尽时,历经劫数何曾与今日不同。 圣僧堂内坐,金刚门外立。 广长舌相映照乾坤,半夜里乌鸦飞白如漆。 注释: 1. 祇恁么:只这么,表示一种状态或方式。 2. 休寻觅:不要寻找。 3. 见成:现成的,已经存在的。 4. 堂堂:宽广、伟大的样子。 5. 历劫:历经劫数,指经历的长时间或多次轮回。 6. 异今日:与今日不同。 7
解析 诗句释义 1. 世尊有密语,古渡春残。 - “世尊”指的是佛或佛教的导师。 - “有密语”表明佛有一种秘密的话语或教导。 - “古渡春残”描绘了一个春日即将结束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性。 2. 迦叶不覆藏,落花流水。 - “迦叶”是佛陀的弟子之一。 - “不覆藏”意味着他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遮蔽,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 “落花流水”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消逝和无常。 3.
【注释】 披毛游火聚:披上毛皮在火光中行走,形容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焰里藏身:在火焰的映照下隐藏身形。 戴角混尘泥:戴着牛角,在尘埃和泥土之中行走。 灵珠绝点:指佛心纯净无瑕。 卞玉:美玉,比喻高洁的品质。 一念廓融:一瞬间心境开阔,悟透一切。 千机秀发:指佛法深奥、精妙,难以全部领悟。 【赏析】 这是一首颂赞佛教教义之诗。全诗通过描写佛教徒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尘埃和泥泞中行走
【注释】 百亿:数以亿计。毛头:指头发。春风:春天的风。三冬:一年之末。雪里:下雪的日子里。争芳:竞相开放。全彰:全都显现出来。浩意:宏大的志向。谷晓:天明。活计:生活。凭谁受用:任凭谁来享用它。头上青灰三五斗,明明不堕晓来机:头顶上的青丝,有三五斗之多,在清晨时仍然不脱落。机:这里指梳头用的木梳。 【赏析】 这首偈颂写的是白发苍苍的老人的形象。诗中赞美老人虽年老体衰,但精神矍铄,意志不衰
这首诗的意思是: 1. 旨外明宗,玄中辨的。 2. 古帆不挂,洞水逆流。 3. 黄芦渡口奏阳春,偃月城头吹画角。 4. 岂止异苗繁茂,须知别有圆音。 5. 更休烂炒浮沤,便请乘时撒手。 诗句释义: 1. “旨外”指的是超出常规之外的意思,“明宗”则是明确宗义。整句诗表达了对某种道理或教义的领悟超出了常规的理解,具有深远的意义。 2. “古帆不挂,洞水逆流。”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
偈颂二十九首 其二十七 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光无不透,明无不彻。 长歌吹起棹头风,永夜恣眠篷底月。 【译文】 幻灭的破灭是永恒的,没有破灭就没有幻灭。 光明无所不在,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到达。 长声高唱,激起划船时桨尖泛起的风,在漫漫长夜里任凭自己睡在船尾的月光里。 【注释】 1. 偈颂:梵语“伽陀”的变体之一。即佛经中的唱诵。2. 偈:音译“偈”,意译为偶句,即诗的一种形式。3. 二十九首
【注释】: ①偈颂二十九首 其十七:偈颂是佛教禅宗中的一种诗体,以四句为一段,每段的第二句押韵,内容多是佛理或修行者的生活状态。此诗应属此类。雨洗摩尼:指用雨水清洗摩尼宝珠,使珠子更加光润。②全身不昧一丝头:全身没有一点污垢,一丝不染;比喻人的心灵纯洁,没有任何污点。③灵源:佛家语,指清净的心源。④逆流:逆水行舟,比喻努力前进。⑤滁山:滁州山,即现在的安徽省滁州市境内的琅琊山。 赏析:
诗句释义 - 运步不当机:此句形容行动或思考的方法、途径与应有的时机和规则不符。 - 个中无肯路:指在某一领域或问题上没有明确的思路或方法,感到迷茫或困惑。 - 明密浩难齐:意指明白而深入的理论和实践难以统一,表示理论与实际的差距。 - 未前超佛祖:指尚未达到佛教中的“菩萨”境界,即还未能超越常人的修行水平,达到佛祖的高度。 - 及尽回途恁么来:意为到达尽头时,才发现原路返回,比喻回头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