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演
今朝腊月初一,次第年穷岁毕。 从教万物凋零,这个元无变易。 诸禅老,知不知。 孤迥迥,峭巍巍。 拈来抛掷太湖里,下载清风付与谁。 诗意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变迁和禅宗思想的独特理解。诗中通过描述腊月的初一日以及随之而来的岁月更迭,强调了时间的流逝是无法阻挡的自然规律,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通过“万物凋零”这一自然现象,诗人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本质。
诗句解析: 1. 一日一日复一日,次第年穷岁暮来。 - 一日一日复一日:重复的每一天。 - 次第年穷岁暮来:时间逐渐推移,岁月一年又一年地过去,到了岁末。 2. 莫道东君无面目,梅花依旧雪中开。 - 莫道东君无面目:即使春天到来,也不要以为冬天已经结束。 - 梅花依旧雪中开:即使在寒冷的雪中,梅花依然开放。 3. 见便见,绝疑猜,灯笼沿壁上天台。 - 见便见:一旦看见,就明白了。 -
注释:张侯是白眉僧,李侯是黑眉僧。 他们的头发硬如绵,软如铁。 在路旁偶然相遇两位僧人,临济大师不是拈花微笑的禅宗祖师。 赏析:这首诗以诙谐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两位僧人的形象和性格特点。其中“硬如绵,软如铁”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们头发的特点。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蓦路相逢两会家,临济未是白拈贼”这句话,暗示了这两位僧人的身份和特点。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生活气息
诗句释义与赏析: 一、“九旬禁足精修,今朝休夏自恣” - 解释: “九旬禁足精修”指的是僧人在过去九十年里一直进行严格的修行和修炼。而“今朝休夏自恣”则表示现在终于可以休息并享受夏日的悠闲。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从长期的修行到终于获得放松的转变,反映了修行者在达到一定阶段后的解脱感。 二、“山僧不敢自瞒,于中罪过有五” - 解释: “山僧”指代的是修行中的僧人
偈颂三十二首 其七 人间铄石流金,世外风高月冷。 要知二无两般,须是一回自肯。 镬汤炉炭横身入,剑树刀山信脚行。 注释:铄石流金:形容天气酷热难耐。世外:指人世间,人间。 二无两般:二种事物各有一重。 须是一回自肯:只有自己愿意接受这两样东西。 镬汤炉炭:开水、滚油等热物和火。横身入:身体横过来进入其中。 剑树刀山:形容地狱中的种种刑具。 赏析:这首诗是佛教禅宗的偈颂之一
【注释】 1. 今日:今天。季冬,农历十一月。朔旦,初一。岁月不可把玩,意为时间流逝,无法挽留。 2. 各请打办精神,了却未了公案:请你各自拿出精力,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 3. 有我即病生,无我即病灭:有了自我就会生病,没有自我就会康复。 4. 我病两俱非,万里一条铁:我的病不是真正的病痛,而是心灵的疾病。万里一条铁,比喻坚强的意志和决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人生哲理
【注释】: 今朝:今天;三月初十:农历三月初一;大野和风袭袭:大野的风吹拂着。 不用转脑回头:不须转动脑袋回顾过去。 向此一时证入:就在这个时候,你能够领悟到这个真理。 【赏析】: 《偈颂三十二首》是宋代僧人佛印所作,共三十二首,每句七言四韵。此诗第一首为其中第三十二首之一。 这首诗写的是一种悟道的状态,即“当下”的悟性状态。在佛教中,“当下”是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当刻、现在的意思。佛家认为
【译文】 凡是凡人,都是真实的人;圣人也是真实的人。 圣人是真人,凡人也是真人。 见存即凡,情亡即佛。 【注释】 偈颂三十二首 其九: 1. 凡圣体真:指一切众生皆具佛性。 2. 犹存见隔:犹存犹在,隔阂未消。 3. 见存即凡:凡是指凡人,佛则是指圣人,所以凡就是凡人。 4. 情亡即佛:情指凡心,佛是圣人的意思。所以情亡就是圣人。 赏析: 这是一首颂诗,赞美了凡圣同体。这首诗的大意就是说
注释:这是一首描述寺庙僧人敲钟的偈颂诗。 云门一曲子,腊月二十五。 这一句描述了寺庙中的一种传统活动——敲钟,这种活动通常在农历腊月二十五日进行。 唱高和得齐,大棒揸出去。 这一句描述了僧人在敲钟时的动作,他们唱着高亢激昂的歌曲,同时用大棒敲击木鱼。这里的“大棒”是比喻,指的是僧人手中的鼓槌。 这首诗通过对寺庙敲钟这一场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僧人敲钟时的喜悦之情和虔诚之心。同时
这首诗的大意是:要想渡过大河必须要有船和船桨,要想建立高大的建筑一定要使用优质的木材。新的一年又过去了,山中的和尚们也该笑开了颜了。 注释: 大川欲济须舟楫:大江大河想要渡过需要船和船桨。 大厦谋成必巨材:要建一座高楼大厦,必须使用优质木材。 能事毕:一年中的事情都已经完成了。 山僧赢得笑咍咍:山中的和尚们已经笑呵呵地度过一年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它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