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歌的内容,从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分析诗歌的意境,最后根据题目的提示作答即可。此诗首联点出“送陈六谦”这一事件;颔联写送行时的情景;颈联写别后思念友人;尾联写送别后的生活打算。 (1)
这首诗是作者在宋末元初时期所作,内容主要描绘了清平县的景象。下面是逐句的翻译与注释: 1. 雪洗黄茅瘴。(雪洗) - 注释:雪(清洁)洗(清除)黄茅(茅草)瘴气(瘴疠)。 - 意思:大雪洗净了茅草上的瘴气。 2. 扫寒空、纤云敛迹,层峦献状。(扫寒空) - 注释:扫除寒冷的天空,纤云(细云)收束踪迹,层层山峦展示出来。 - 意思:扫除了寒冷的天,细云也收束了踪迹,层层的山峦展现在眼前。 3
金缕曲 又何轩前芍药一丛,花时被风雨摧残,而余所插瓶中双蕊,经旬始落一,似有情相慰者,戏填此调 姹女妆成坐。 渐依依、与人分熟,朱唇轻破。 斟酌秾纤相傍好,同此连宵篝火。 爱绀碧、馀香惹唾。 十日吟窗留伴客,听药栏、猛雨花期过。 枝稍弱,肯微亸。 尹邢薄妒知无那。 还防他、铜瓶力尽,不风自堕。 天若有情应护惜,把赠将离差可。 笑寂莫、何人似我。 曾向武陵筵畔看,隔年诗、满纸无心和。 重对汝
金缕曲·客窗初夏触景思乡 作者:辛弃疾 地尽天连蜀。听啼鹃、几声催放,四山踯躅。 看到此花人情倦,翻爱阴阴夏木。来掩映、隔窗棋局。 翠叶枝头红相亚,尽殷鲜、不受蜂须触。 一颗颗,荆桃熟。 露梢添引光如沐。只从他、出阶成笋,出墙成竹。 游子新来田园梦,长绕采桑邻曲。镇邂逅、村妆不俗。 插鬓野芳风吹堕,乍归来、微雨鸠鸣屋。 裙共草,一般绿。 注释: ①地尽天连:大地尽头和天空相接。 ②几声催放
金缕曲 彭蠡舟中让外舅陆先生与声山侄雁字唱和诗卷戏填此调 海外群鸿戏。写遥天、前行未断,后行还起。 排比八分人字样,倒卷霞光作纸。 忽一折、斜飞取势。 变化随宜成草圣,觉阵图、大有纵横气。 象外法,画中意。 画沙印雪依稀似。也强如、纷纷鹅鸭,挂名帖尾。 渐远渐高看渐没,澹入云蓝无际。 望不尽、扬澜左蠡。 有所思兮湘浦外,怅鱼沉尺素迟难寄。 好为我,传笺地。 【注释】彭蠡:古地名,今江西省北部
我们将这首诗分为四个部分来解读: 1. 金缕曲盆池种藕有叶无花 2. 为爱荷香早 3. 傍春分、就邻乞藕,埋盆作沼 4. 到秋来、云沉露冷,向谁索笑。老子胸无惆怅事,听雨听风也好。只些子、替伊烦恼。直恐天寒罗袖薄,与芭蕉、一例经霜倒。剩清气,耐枯槁。 诗句释义 1. 金缕曲盆池种藕有叶无花:这是诗人自称为“金缕曲”,在盆中种植荷花,但荷花尚未开放,只有荷叶生长。 - 注释:金缕曲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金缕曲:这是一种古琴曲名,这里可能指代诗的标题或主题。 2. 寓庭杂莳草花:诗人在庭院中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 3. 有一种名秋牡丹者:这里有一种特殊的秋天开花的牡丹。 4. 戏嘲之:诗人以玩笑的方式嘲笑这种名为“秋”的牡丹。 5. 小草当秋季:形容小草在秋天里生长。 6. 向轩墀、孤茎独上,晚花初试:描述牡丹独自盛开,虽然晚于其他花朵,但仍然美丽。 7.
金缕曲 闻润木弟堕车伤臂填此寄讯 卧稳东窗旭。忽有人、桥边竹外,叩门剥啄。 传到城南坠车信,使我身如受触。叹门户、阿奴碌碌。 黄发为期须善保,奈下堂、跬步能伤足。何况是,脱舆辐。 新丰老叟全身福。料纷纷、三公仆射,非吾所欲。 乡里儿童成项领,慎勿争驰竞逐。且三折、把医肱曲。 从此归休真上策,便白驹、瘦也宜空谷。溪畔路,想应熟。 注释: 1. 东窗:东方的窗户,这里指自己的房间。 2. 叩:敲击
金缕曲 题万大令廉山请缨图 此客真先识,趁升平、时时留览,九边阨塞。 试问请缨何太早,发正垂垂覆额。 天下事、引为已责。 手理韬钤仍跃马,果湖湘、陟建非常绩。 勋勒遍、壶头石。 丈夫自信饶奇策。 况生平、服膺所在,刘琨祖逖。 如许少年能十辈,分置楚南川北。 谈笑尽、萑苻之泽。 只我感恩思效死,便归耕、尚枕投荒戟。 随尔去、杀残贼。 注释: 1. 金缕曲:一种古代的诗歌体裁。 2.
译文: 烛冷人初醒,正虚廊、角声吹彻商声又警。篱落寒花开自好,露点欲斜仍整妆惨淡、玉人微病。不向春园夸胜事,伴草根菜甲、三秋永其下有波如镜。千年旧事思量猛,被西风吹将世换泪珠红并一半齐梁遗迹在,漠漠土花填井。待说与、古怀谁省,落月微黄天乍曙,向阑干、逗出销魂影。重认取劫灰冷。 注释: - 烛冷人初醒:烛光昏暗,人们刚从睡梦中醒来。 - 正虚廊、角声吹彻,商声又警:正走在空旷的走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