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看如此。
笑匆匆、才停归楫,旋催行李。
一领青衫毡样重,尘土不堪重洗。
况此去、复三千里。
旧社鸡豚期且近,数同游、何可无吾子。
想别后,当然尔。
故人谁续蓝田记。
便时时、哦诗松下,何妨公事。
双耳未聋丞不负,正好听歌博醉。
若行止、余皆无地。
两角耕牛容易办,怕家人、催捉东山鼻。
终拟索,长安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歌的内容,从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分析诗歌的意境,最后根据题目的提示作答即可。此诗首联点出“送陈六谦”这一事件;颔联写送行时的情景;颈联写别后思念友人;尾联写送别后的生活打算。

(1)

首句“身世看如此”中“身世”指人的命运和遭遇,这里暗喻自己的处境。“看如此”表明作者对于自己的境遇是无可奈何的。

(2)

“笑匆匆……旋催行李”一句中,“笑匆匆”与“旋催行李”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写出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后者则表现了他不得不离开时的无奈情绪。

(3)

“一领青衫毡样重”一句运用典故,用典贴切自然,富有深意。“毡样重”指所穿的青色官服沉重如毡;“尘土不堪重洗”指所受的世俗玷污不能清洗;“况此去”指此番远去,将远离官场;“复三千里”指此次北行又需三千里。这四句话连用四个比喻,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宦途不顺而被迫离开朝廷时的悲愤心情。“旧社鸡豚期且近,数同游、何可无吾子。”一句中,“旧社”即故交之门,此处代指朝廷。“鸡豚期”指故交之间的相聚之期。“数同游、何可无吾子”中,“吾子”即我的儿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旧友相聚的日子已经近在咫尺了,我们这些朋友应该经常在一起啊!这样你就不会孤单了。“想别后,当然尔”,意思是说,想到离别之后,也是很正常的事。

(4)

“故人谁续蓝田记。便时时、哦诗松下,何妨公事。”一句中,“蓝田”即李唐宰相李林甫封陇西郡公时的府第。“蓝田记”即李林甫的《蓝田山庄记》。“便时时、哦诗松下”意为便时时吟诵诗词于松树之下。“便时时、哦诗松下,何妨公事”中,“便时时”是说随时都可以、随时都无妨,“何妨公事”即何妨公务。这句的意思是说:即使随时吟诵诗词于松树之下,也不妨碍公务。“双耳未聋丞不负,正好听歌博醉。”一句中,“双耳未聋”意为耳朵没有聋病。“丞不负”指不会辜负国家和百姓。“正好听歌博醉”中,“正好”意为正好适合,“博醉”意为畅饮至醉。这句的意思是说:我的耳朵虽然没有毛病,但既然能够胜任官职,就应该尽心为国效力;只要好好工作,就可以尽情饮酒以自娱。

(5)

“若行止、余皆无地”中,“若行止”指如果行止有变的话,“余皆无地”中的“余”指我,“皆无地”意为没有地方可以容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什么变化发生,那么我也就没有容身之地了。“两角耕牛容易办,怕家人、催捉东山鼻。”一句中,“两角耕牛”指两头公牛;“东山鼻”指鼻子上长了一个小瘤子。这句的意思是说:饲养两头公牛很容易办到,只是恐怕家里人会催着我赶快回家,催促我去抓鼻子上的瘤子。“终拟索,长安米。”中,“长安米”即长安米面。这句的意思是说:最终打算要回长安买些米吃。

【答案】

金缕曲

送陈六谦谒选北上

身世看如此。

笑匆匆、才停归楫,旋催行李。

一领青衫毡样重,尘土不堪重洗。

况此去、复三千里。

旧社鸡豚期且近,数同游、何可无吾子。

想别后,当然尔。

故人谁续蓝田记。

便时时、哦诗松下,何妨公事。

双耳未聋丞不负,正好听歌博醉。

若行止、余皆无地。

两角耕牛容易办,怕家人、催捉东山鼻。

长安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