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首先要读懂诗意,然后抓住意象进行赏析。 【译文】 秋天的窗户纸破了洞,月光像钱一样地洒在床前,却不知收起来。怪他狼藉不堪收拾。不能拯救贫儿饥眼。一生多有幸事,全靠美好的梦来安慰;今夜偏偏做不了。鸣蛩原来不要人听,却把我愁心题破。 【注释】 鹊桥仙:词牌名。秋夜:秋天的夜晚。壬午:宋孝宗淳熙七年(1173)。“秋窗”二句:形容月色皎洁如玉,照得窗纸也碎裂了
【解析】 10.(1)词牌名“蓦山溪”; (2)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第一句的“东风”即指春风,是春天到来的象征。第二句中“做”通“作”。第三句“试轻尘,新绿遍”,写春光明媚,万物生长。第四句中“垂杨影里”是借景抒情。第五句中“莺声早”,写春意浓重。第六句“那郎”,即少年郎君,指青年男子。第七句“轻薄”指年轻气盛。第八句中的“旗亭买酒”是古代市井生活的一个场景
【注释】 “壬午”即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壬戌,壬为阳水,戌为阴火。这里指代作者的生辰。 “菩萨蛮”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曲调名。又名“子夜四时歌”、“花间集”,双调五十六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 “云垂黯惨天如雪”意思是乌云低垂暗淡,天空像铺了一层白茫茫的积雪。 “汀芦落尽湖烟阔”意思是长满芦苇的河滩已变得空空荡荡,湖面雾气缭绕显得更加辽阔。 “桥下一舟渔”意思是桥下有一条渔船在等待打鱼。
诗句原文: 穷巷门深客倦过。 闲林十里引烟萝。 夜来宿雨有渔蓑。 日上高枝蝉醒梦,风移缓棹水轻波。 清歌闻得奈人何。 译文: 在深深的胡同里,门很窄,我疲倦地走过。 在长长的树林中,烟雾缭绕,像绿色的丝带飘荡。 夜里下过雨,有渔船的渔网,湿漉漉的。 太阳升到树梢上,蝉儿醒来,开始鸣叫。 船慢慢地移动,水面泛起轻波。 听到清歌声,但又能怎样呢? 赏析: 这首词是明代诗人王庭所作的一首词
【注释】 1. 壬午:即宋高宗建炎四年。 2. 柳丝无力:指柳树的枝条软弱无力。 3. 风缓:微风轻轻吹拂。 4. 淡云雨歇:淡薄的云彩刚刚散去。 5. 草色绿依稀:指草地的颜色是绿色的,但模糊不清。 6. 野塘秋是非:在野塘里分辨秋天的长短和深浅。 7. 片帆轻忽过:片状的小帆船轻轻地飘过。 8. 劳劳今又回:形容船夫们不停地来回奔波。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作者情感的诗
细竹摇风叶叶青。 黄莺春去不堪听。 午窗人醉几回醒。 泪湿旧衫啼处重, 病消残发枕来轻。 晚凉庭院雨星星。 译文: 细细的竹叶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一片片叶子在跳动,显得格外清新。春天的黄莺飞走了,我听着它的叫声却感到无比难受,仿佛它的声音在耳边回荡,无法忍受。中午的时候,我喝醉了酒,醒来好几次,酒劲还未消退,又陷入了醉意之中。我的眼泪湿透了旧衣服,每到悲伤之处就忍不住哭泣起来
渔家傲·雨夜,用刘伯温韵(壬午) 【注释】: 黯黯:昏暗。 黄梅:一种植物。 书近:指书柜。 惊雷:突然的雷声。 蒿掩户窗蕉啸鬼寻人语:蒿草遮住了门和窗户,竹子发出的声音像在找人说话。 山蛩:蟋蟀。 捣药:捣碎药材。 斗帐:悬挂在空中的帐子,用来驱邪。 寒生:寒冷升起。 扇羽:扇子上的羽毛,用来驱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雨夜中所作,通过描绘雨夜的景象和感受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的作品,表达了她在重阳节时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在的孤独。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凄冷黄昏更暗度。 - 关键词解释: - 凄冷: 形容天气或环境给人的感觉寒冷、凄凉。 - 黄昏: 日落时分,天色渐暗。 - 更暗度: 更加昏暗地度过这个黄昏。 - 赏析: 这是诗人在描述她在一个阴冷的黄昏时分,感受到了一种更加深重的凄凉和孤寂,仿佛整个宇宙都笼罩在一层暗淡的气氛中。 2
【注释】 ①即事:应景之作。壬午: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诗人五十六岁。②虚灯:空荡的灯。悄悄:形容静悄悄地、微弱的样子。依微睡:形容灯花在微微地闪烁。③淅淅:形容细雨的声音。泠泠:水声。④绮席:指绣有花纹的席子。花双艳:指绣有花纹的花朵。⑤怜:爱怜。⑥一枝犹独眠:意思是说,一枝梅花还孤独地开放着没有睡着。 【赏析】 《重叠金·咏梅》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一首咏物词。全词以“咏梅”为题
卜算子·初至长安寓(壬午) 车马惜匆匆,累月成奔走。 脱取征人身上衣,扑下尘三斗。 旅宿惨无欢,好事惟杯酒。 赢得通宵一醉眠,髀肉能生否。 注释: - 车马惜匆匆:珍惜时间,急忙出行。 - 累月成奔走:连续数月奔波劳碌。 - 脱取征人身上衣:从行人身上脱下来的衣服。 - 扑下尘三斗:尘土落满了一身。 - 旅宿惨无欢:旅途中的住宿条件艰苦,没有欢乐。 - 好事惟杯酒:只有喝酒才能暂时忘却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