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窗纸碎,如钱月影,到我床前个个。
怪他狼藉不堪收,莫救得、贫儿眼饿。
一生多幸,全凭佳梦,偏是今宵难做。
鸣蛩原不要人听,却把我、愁心题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首先要读懂诗意,然后抓住意象进行赏析。
【译文】
秋天的窗户纸破了洞,月光像钱一样地洒在床前,却不知收起来。怪他狼藉不堪收拾。不能拯救贫儿饥眼。一生多有幸事,全靠美好的梦来安慰;今夜偏偏做不了。鸣蛩原来不要人听,却把我愁心题破。
【注释】
鹊桥仙:词牌名。秋夜:秋天的夜晚。壬午:宋孝宗淳熙七年(1173)。“秋窗”二句:形容月色皎洁如玉,照得窗纸也碎裂了,月光洒满屋中,好像地上的银币一般。“狼藉”三句:形容室内乱七八糟。“贫儿”二句:写贫民百姓因年成不好,而无法养活孩子,以致他们饥眼难填。“佳梦”四句:写自己一生幸运,全凭好梦来安慰,但今天偏偏不能做梦。“鸣蛩”三句:写鸣蛩本来不要人听它的声音,却要把它的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让人听到它的哀鸣,而使人更加忧愁。这两句是说,蛩虫本来就不讨人喜欢,却偏偏要把它的声音传进人们的耳朵里,使人更加愁闷。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令,上片写秋日之景和贫民之苦,下片抒发作者的感慨。全篇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表现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所见到的秋夜之景,以及作者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秋窗纸碎,如钱月影,到我床前个个”,开篇先写窗外所见,“秋窗”“纸碎”暗示着秋天的到来,而“如钱”一词则又写出了月光之明亮,照得窗户纸都碎裂了。“到我床前个个”,说明月光已经照到了自己的床前,而“个个”一词则又写出了月影之多,月光之明。
“怪他狼藉不堪收,莫救得、贫儿眼饿。”这几句是说,那月亮如此明亮,却让贫民百姓无以为生,他们饥肠辘辘,眼巴巴地盼望着能填饱肚子。“莫救得”一词既写出了诗人的无奈,又表现出他的同情。
“一生多幸,全凭佳梦,偏是今宵难做。”这几句是说,自己一生之中,有太多幸运之事,全凭美好的梦境来安慰自己。然而,今晚却没有梦可做。这既表现了作者的无奈,又反映出他对国家的忧虑。
“鸣蛩原不要人听,却把我、愁心题破。”这几句是说,那蝉虫原本不要人听见它的声音,但却偏偏要把声音传进人们的耳中,让人听到它的哀鸣,从而更增加人们的愁苦。这既表现了作者的无奈,又反映出他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
这首词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它通过描写秋夜之景、贫民之苦、梦境之难、蝉虫之悲,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