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念奴娇 风情依约,拂鹅笺,乞赠天涯愁句。 水底山眉多好影,苦被乱荷遮住。 六柱船红,双鬟人翠,傍叶调弦语。 夕烟浮动,飒然吹起凉雨。 又若招我琼樽,红炉之侧,旧日曾眠处。 芳草西泠苏小宅,冷曳湖风寻去。 荻响鸥醒,柳疏莺避,那信秋如许。 梦回人远,隔楼摇过江橹。 注释: 1. 风情依约:形容女子的风姿绰约。 2. 拂:轻轻掠过。 3. 鹅笺:白色的书信纸。 4. 乞赠:请求赠送。 5.
《念奴娇·秋宴夜阑,美人归去》是宋代词人张先的作品。上片写夜宴后的情景。下片写离别后的愁思。全词情景交融,婉转凄清。 念奴娇·秋宴夜阑,美人归去,拈此解志恨屏眉。 译文:秋夜宴会到了尾声,美女离去,我捻着这个酒杯来排遣心中的愤恨。 注释:念奴娇:词牌名。秋宴:秋天举行的宴会。阑:尽。 赏析:秋夜,宴会已尽,美人离席。词人面对空余的美筵,心中不禁怅然若失。“拈此”两句,以酒浇愁
【注释】 1.《念奴娇》词牌名,此为双调。 2.“小杜”:杜甫的别称。 3.“绛蜡”:红烛。 4.《石邮传》: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其妻王君嫱在汉地作“别玉诗”,托人寄至匈奴请归汉朝。苏武得诗后,感其义节,遂将匈奴放还王君嫱。后人因以“石邮”为夫妻相别的典故。 5.瓶井:指王君嫱所居之井。 【赏析】 《念奴娇·赠别碧纹录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
念奴娇 生日柬西家 半秋才过,不多时到了,初三新月。 八字双飞胡蝶好,生与菊花同日。 刚欲题糕,仍邀说饼,且把书声歇。 齐肩齐岁,那人先占佳节。 犹记七夕楼头,穿针帘厎,腰瘦频频折。 知道个侬勤顶礼,偏唤小名何必。 笑靥方开,愁眉更敛,梁燕防饶舌。 灯花解事,双双红蕊偷结。 注释: - 半秋才过:指秋天刚刚过去不久。 - 八字双飞胡蝶:描述蝴蝶飞舞的姿态,像“八字”一样对称,美丽动人。 -
【注释】: 1. 十年归计:指十年后回家的计划。 2. 刚刚长就:刚刚长得旺盛。 3. 松菊犹存图:以松竹和菊花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并表示自己依然保持着高尚的情操。 4. 买得:指通过购买得到。 5. 半园:即半亩园地,用来种植松、竹、菊等植物。 6. 工:精细。 7. 浮生:虚妄的人生。 8. 大药:指长生不老的仙药。 9. 礼:尊敬。 10. 扁卢:指道士张果(字扁卢)或其徒弟。 11.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念奴娇 元夕醉中复至城东憩㢲宫楼: 这是诗的标题,"念奴娇"是一种词牌名,通常用于表达豪放或深情的情感。"元夕"是指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醉中"说明诗人在醉酒的状态。"城东"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城市东面。"憩㢲宫楼"意味着在宫殿中的楼阁休息,可能是指元夕节期间的庆祝活动。 2. 馀生何意,擘蛮笺重写,孝侯风土: "余生"指余生岁月,表示对生活的感慨
【注释】: - 钱竹初松菊犹存图:指钱竹初的松竹菊图画。 - 因而自省:因此自己反省一下。 - 先生曷不:你为什么不。 - 万里归来行乐好,何以埋头不起:万里归来,享受人生的乐趣,为什么要埋头不起? - 几尺牙签,三分灯影,一寸书堆几:书桌上有几卷书,一盏油灯,几张牙签。 - 蠹鱼规客:蛀书虫蛀食着客人的书。 - 三唐两汉:即唐代和汉代。 - 传人皆有命:传承的人都有命运。 - 不朽古来能几
念奴娇 未至常熟四十里值大风雨 三更向尽,忽惊呼飞去,盖头竹笠。 铁马金戈声乍沸,波峭半篙难入。 绝壑鱼龙,阴厓神鬼,空处通呼吸。 推篷起望,一湖湖水全立。 只有卅里遥程,前舟颠簸,侧抢回须急。 病羽楼头,秋虫砌下,才复商量蛰。 愁人无寐,残宵短梦千摺。 译文 还没到达常熟四十里的地方就遭遇了大风大雨。 半夜时分突然惊呼着飞走,原来是头上的竹笠被风吹飞了。 铁马金戈的声音突然变得响亮
译文: 长江作为天然的屏障,石头城周围被青山环绕。 虎踞龙蟠之地,人已离去,往事如流水般消逝。 燕子矶头,黄天荡外,白浪翻滚着拍打着江岸。 英雄人物何处?只有满眼的山川令人流泪。 可惜那华丽的宫殿,琼楼玉宇,如今只剩下一片凄凉。 昔日繁华的城市如今却变得寂寞冷清,只剩下几行青史记载。 秋天,雁叫声在云中响起,乌啼声在江边回荡,潮水拍打着空荡荡的城池。 兴衰更替,不再关心过去
诗句释义 - 风清籁静,小庭空、一缕篆烟浮绿: 清风和静谧的声音使小庭院显得空旷。一缕袅袅升腾的香烟在绿色的庭院里飘荡。 - 绕砌寻行千里度,明月今宵才足: 月亮似乎绕着庭院走了很长的距离,现在终于圆满了。 - 憾叶声轻,鸣檐韵急,风戛琮琤玉: 叶子发出的声音轻柔,屋檐下风的声响急促,就像敲击玉石一样清脆。 - 清光可饮,不须重劝醽醁: 清澈的月光可以让人饮用,无需再品尝美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