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怀人复怀人,怀忧不能写。 注释:怀念某人,同时也在怀念自己,因为忧虑无法表达出来。 赏析:诗的第一句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他用“怀人”来形容自己的情感状态,用“复”字表明了自己对这个人的双重怀念。同时,他还在思念中掺杂了自己的忧虑。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他的表达难以言表。 沧浪有舟楫,便欲从东下。 注释:沧浪(大泽)上有船只
我来灵岩游,坐石披蒙茸。 ——我来到灵岩山游玩,坐在岩石上,看到覆盖着青苔的石头。 翛然忘世纷,便欲脱屣从。 ——洒脱地忘记了世间的纷忧,就想脱下鞋跟从他而去。 外峻悬绝磴,中宽峙高峰。 ——外面陡峭,悬挂着陡峭的山路,中间宽敞,屹立着高高的山峰。 精庐三数间,岁久苍苔封。 ——精舍有两三间,岁月久远后被青色苔藓覆盖。 寒藤结暝色,秋花敛愁容。 ——寒冷的藤蔓缠绕着黄昏的景象
注释: 夜读苏州诗,襟怀尽冰雪。 夜深人静时,独自阅读苏州的诗歌,心境犹如冰雪般纯净。 飘飘关塞云,微微河汉月。 关塞之上飘荡着云,银河之上挂着月亮,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秋兰南窗前,清香静中发。 秋日里,兰花盛开在南窗前,散发出阵阵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怀我千载心,岁晚更幽绝。 心中怀着千百年的情怀,到了晚年更加觉得世事如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深夜时分,独自阅读苏州的诗歌时所创作的
【解析】 本诗是诗人在《无妄斋集》中收录的一首题咏,作于元统二年(1334)冬。此诗为作者自勉之词。诗中以“人心”“天德”开篇,说明人的本性是善的;然后分别论述人要知善恶、行善恶。最后两句强调行恶必去,行善必持循,而知恶行善必须诚笃。末句是全诗的关键,表明了诗人的道德观。 【答案】 译文: 心地本来具足上天的品德,禀受气时有昏明之分。 通过学习能够获得知识,辨别善恶义理自然分明。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意及赏析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请为《咏柳》一诗补写标题”、“这首诗的三联分别描写了什么”等,然后逐句解读分析,最后归纳出答案。本题要求为《偶题》一诗补写标题,并赏析诗歌内容和表达的感情。 首联:作书与蜀客,止为求知音。 注释:写给蜀中的友人书信,只是为了寻找知音。 译文:我写信给蜀中的朋友,只是想结交知心朋友。 颔联
注释: 本有瓜葛旧,况乃桑梓情。 浮云无定姿,飘泊湖溪滨。 春晴百花发,忍对江头别。 垂杨弄柔丝,含愁不能折。 湖溪故人心,寒潭照秋月。 一别经十年,俯仰伤契阔。 为言山中友,青阳半华发。 译文: 我与您原本就有着亲戚的瓜葛,更何况我们还有同乡的感情。 就像飘荡不定的浮云一样,我们四处漂泊在小湖和溪边。 春天晴朗的时候百花盛开,我忍不住在江头向您告别。 柳树枝条上挂着嫩黄色的柔丝
武夷群山高耸入云端,宛如屏障直插云霄中。 巍峨千寻山峰挺拔出,历经岁月沧桑仍封存着苍翠的苔藓。 早晨烟雾缭绕霞光变幻,夜晚星辰闪耀日月轮回往复。 寒流曲折蜿蜒环绕着山脚,清澈的水流映照着碧绿的沙岸如同仙境。 紫京真人用玉杯斟酒,琼浆初启似葡萄美酒般醇香。 醉后披散长发躺在松树下,月光如雪点点洒落在松花上。 哀猿在绝壁之上长啸声声回荡,令人惆怅怀人直到天亮。 注释: 1. 武夷自咏
【注释】 种木必培根:种树必须培土。 清流必澄源:清澈的水流必须澄清源头。 根源得其理,流末乃可言:根源得到了它的条理,那么下游的水流就可以说是有根据的了。 圣贤本始务,条达盖自然:圣贤本来的工作,是条畅地发展自己的事业。 时俗枝委求,持操空尔烦:世俗的人喜欢追求细枝末节而不知道抓住根本。 存存此成性,道义斯其门:只有坚持这种思想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寄意诗,诗人通过种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赠琴士翁明远》。诗的内容如下: 赠琴士翁明远 胶漆本无意,丝桐非有情。因缘醉翁指,发此无穷声。 萧萧秋风引,落叶渭水清。喧喧阳春歌,花明锦江城。 离鸾月徘徊,别鹤云杳冥。清泠洒毛发,震荡惊雷霆。 曲度神莫测,调高妙难名。时方多艰虞,掩耳谁为听。 无为恩怨儿女语,疆场勇士轩昂行。 注释: 1. 胶漆本无意,丝桐非有情:比喻琴和人的心意无关,只有音乐的表达。 2.
【注释】 屏:屏风。隐:隐居。乘闲卧幽栖:闲适地躺在幽静的居所中。岩花雪端发:岩石上的梅花,像白雪一样晶莹透亮。雪:洁白。啼:鸟鸣。神所刓:神仙的手掌。天与齐:天空和山崖相平。啁哳(zī zhōu)闻金鸡:象声词,形容清脆的鸟叫声。 【译文】 我从前隐居在屏风西面,闲适地躺在幽静的居所中。 岩上花朵如雪般晶莹透亮,树林里鸟儿在枝头啼叫。 仙人的手掌被神仙雕琢而成,山崖与天空平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