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关河尽乱离,旧坟新冢正累累。
落花满径东风恶,芳草连天野客悲。
无酒无诗寒食节,半晴半雨夕阳时。
垂杨不识兴亡恨,也杂蓬蒿上翠扉。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举目关河尽乱离,旧坟新冢正累累。”

  • 词语解释:

  • “举目”:抬头远望。

  • “关河”:指代中国北方的河流和长城地带。

  • “乱离”:混乱分离,形容战乱或灾难后的景象。

  • “旧坟新冢”:旧坟墓和新墓地,表示时间已久。

  • “累累”:连续不断的样子。

  • 译文:
    抬头看去,只见北方的河流边,到处都是战乱后的场景,那些破旧的坟墓和新添的墓地接连不断。

第2句:“落花满径东风恶,芳草连天野客悲。”

  • 词语解释:

  • “落花”:飘落的花瓣。

  • “满径”:遍布在道路两旁。

  • “东风”:春风,这里指春天的风。

  • “恶”:此处形容词,表示不好。

  • “芳草”:茂盛的草地。

  • “野客”:流浪的人。

  • “悲”:悲伤。

  • 译文:
    道路上满是落花,春风带着不愉快的气息吹过,无边的绿色草地连接天际,流浪的人心中充满了悲伤。

第3句:“无酒无诗寒食节,半晴半雨夕阳时。”

  • 词语解释:

  • “无酒无诗”:没有酒也没有诗,意指节日里没有娱乐活动。

  • “寒食节”:中国古代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的传统节日,通常用于纪念祖先。

  • “半晴半雨”:天气既有晴朗又有下雨。

  • 译文:
    在这个冷食节,既没有酒也缺少诗来庆祝,只有时而晴朗时而下雨的夕阳时分。

第4句:“垂杨不识兴亡恨,也杂蓬蒿上翠扉。”

  • 词语解释:

  • “垂杨”:指柳树。

  • “识”:知道。

  • “兴亡恨”:对国家兴衰的遗憾或哀伤。

  • “蓬蒿”:蓬草和蒿草,这里泛指野草。

  • “翠扉”:绿色的门帘或门扇,常用以形容门户或住所的美丽。

  • 译文:
    垂柳似乎不认识兴亡更替的悲痛,它仍旧混杂在野草中,静静地立在绿色的门前。

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清明时节的所见所感。首句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感慨;第二句则通过自然景物(落花、春雨)映射出社会状态(战乱)。第三句反映了节日中的寂寞氛围;第四句则是对自然景色的一种超然态度,即便在国家兴衰的背景下也不改变其自然本色。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自然景象,传达了一个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感受和情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