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会少,烦恼多,心绪乱如麻。偶然行至东篱下,自嗟自呀,冷清清和月对黄花。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诗人以花为友,以月为伴,在东篱之下赏玩着黄花。“欢会少,烦恼多,心绪乱如麻”,这三句是全篇之眼,也是全诗的核心内容,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既渴望欢聚,又厌恶烦忧;既盼望欢乐,又畏惧痛苦。这种矛盾的心理,正是人生常有的现象。

首两句“欢会少,烦恼多,心绪乱如麻”是说,欢乐的时间很少,而烦忧的日子很多,心中的忧愁就像乱麻一样。

第三句“偶然行至东篱下”是诗人偶然走到东篱下,也就是他偶然来到东篱之下,这一句是实写,也是虚写。“东篱下”指菊花丛中,是诗人所喜欢的地点之一。

第四句“自嗟自呀,冷清清和月对黄花”,是诗人面对满地黄花,感叹人生苦短、时光易逝,同时,也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冷清清”是形容词,这里用来形容月光,月光下显得更加孤独。

最后一句中的“黄”字是名词,指黄花。

【译文】

欢聚的时光太少了,烦恼却太多了,心情烦躁如同乱麻。偶然走到东篱之下,对着明月和菊花叹息不已。

赏析:

《幺篇》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五年)秋初,时诗人因战乱流离蜀中。此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忧伤:一方面,渴望欢聚,享受生活的快乐;另一方面,又忧虑人生短暂,感叹时光易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