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死孤愤,虞叟坐穷愁。
怀沙千古遗恨,郊岛两诗囚。
堪笑并蛙裈虱,不道人生能几,肝肺自相仇。
政有一朝乐,不抵百年忧。
叹悠悠,江上水,自东流。
红颜不暇一惜,白发忽盈头。
我欲拂衣远行,直上崧山绝顶,把酒劝浮丘。
藉此两黄鹄,浩荡看齐州。
这首诗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译文:
韩非死得孤愤,虞叟坐穷愁。
怀沙千古遗恨,郊岛两诗囚。
堪笑并蛙裈虱,不道人生能几,肝肺自相仇。
政有一朝乐,不抵百年忧。
叹悠悠,江上水,自东流。
红颜不暇一惜,白发忽盈头。
我欲拂衣远行,直上崧山绝顶,把酒劝浮丘。
藉此两黄鹄,浩荡看齐州。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所作,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遭遇和心境变化,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韩非死孤愤,虞叟坐穷愁。”以韩非子和虞舜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因政治上的失意而产生的孤独和忧愁。韩非子的悲剧命运和自己的处境相似,都是因为被贬而感到绝望;虞舜则代表着一种理想化的道德典范,他的穷愁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苏轼对自己境遇的不满,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的追求。
第二句“怀沙千古遗恨,郊岛两诗囚。”则是说自己怀揣着千年的历史遗憾,如同被囚禁在荒岛上的人们一样。这里的“怀沙”指的是屈原,他因为忠诚于楚国而被放逐,最终投江自尽。苏轼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无奈。同时,他也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历史人物的身上,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情感内涵。
第三句“堪笑并蛙裈虱,不道人生能几,肝肺自相仇。”则是说可笑那些像青蛙一样的寄生虫一样的人,不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就像自己的肝脏和肺一样,相互依存却又可能相互伤害。这句诗反映了苏轼对于人性的深刻观察和思考,他认为人们往往会因为利益而忽视生命的宝贵。这里的“肝肺自相仇”形象地描绘了人际关系中的疏离和矛盾,表达了他对这种关系的批判和担忧。
第四句“政有一朝乐,不抵百年忧。”则是说政治上的暂时快乐无法抵消长期的忧虑和痛苦。这里的“一朝乐”指的是短暂的快乐,而“百年忧”则是指长期的痛苦和困扰。苏轼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悲观预期。他认为政治上的快乐只是短暂的,而真正的幸福和安宁需要建立在长久的努力和牺牲之上。这里的“一朝乐”和“百年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于政治现实的失望和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五句“叹悠悠,江上水,自东流。”则是说感叹时间的流逝和江水的东流不息。这里的“悠悠”表示时间的漫长和无尽,而“江水”则是指江水的流向和方向。苏轼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他认为时间是不可逆转的,而生命却是有限的,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更加珍视当下和眼前的一切。
第六句“红颜不暇一惜,白发忽盈头。”则是说年轻的时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珍惜红颜知己,等到头发变白时才意识到青春已经逝去。这里的“红颜”指的是美丽的女子,“白发”则是指年老的头发。苏轼在这里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和对老年的无奈。他认为年轻时应该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而不是虚度光阴,而当青春逝去时才后悔莫及。这句诗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态度的转变和反思。
第七句“我欲拂衣远行,直上崧山绝顶,把酒劝浮丘。”则是说要辞去官职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前往遥远的高山上去寻求内心的宁静。这里的“拂衣”指的是抖落身上的尘埃和纷扰,“崧山”则是指高山的意思,“浮丘”则是指传说中的仙人。《列子·黄帝》中记载浮丘公曾到海上仙山拜访广成子,这个故事在后世成为求仙的典故。苏轼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超脱世俗的追求。他认为只有在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最后两句“藉此两黄鹄,浩荡看齐州。”则是说借助这两个黄鹄的力量,可以俯瞰整个齐国的壮丽景色。这里的“黄鹄”指的是天鹅,而“齐州”则是指齐国的全境。苏轼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大千世界的向往。他认为大自然的美丽是无穷无尽的,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体会到它的美。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和探索。
这首诗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的描写,展现了苏轼对于人生、政治和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人文情怀。